在探讨高科技浪潮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时,一位创业者向知名企业家冯仑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这位创业者身处一个与高科技看似毫无关联的行业,却常常被同行的AI话题所包围,不禁疑问:AI究竟与我们有何关联?它真的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吗?
冯仑以企业组织为切入点,给出了他的见解。他提到,任何企业,无论其业务性质如何,都是一个由人构成的组织。AI技术的引入,将深刻改变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组织将变得更加开放,边界模糊,许多原本依赖内部员工处理的事务,未来可能外包给外部公司或组织。
他回忆起30年前,那时航班稀少,机票紧俏,公司里甚至需要专门设立一个岗位来负责订机票。这个人虽然只负责一件事,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却是不可或缺的。然而,随着航班数量的增加和网络购票系统的出现,这个岗位逐渐变得多余,现在,任何员工都能轻松在线预订机票。
冯仑认为,AI技术不仅简化了这类日常操作,更在提升组织效率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以生产型企业为例,过去可能需要雇佣大量保安巡逻厂房,但现在,通过摄像头和AI技术,可以大幅减少人力需求,同时提高安全性和效率。AI的应用,使得组织在人员减少的同时,能力却得到增强。
面对AI带来的组织变革,冯仑指出,企业员工的能力也需要相应提升。随着AI承担更多工作,员工需要专注于更关键的领域,这要求他们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和与外部组织沟通协调的能力。适应这种变化的员工,将成为“超级个体”。
冯仑进一步强调,面对“超级个体”,公司的激励机制也需要调整。过去,公司依靠价值观、情感激励和正面监督来激发员工动力,但现在,面对贡献突出的“超级个体”,公司应该根据他们在价值链上的贡献来分配利益。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更加高效、公正地分配利润,激励员工创造更多价值。
他举例说,有一个年轻人利用亚马逊和TikTok等境外平台,独自一人销售中国产品,一年就赚取了200多万美金。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超级个体”。如果公司不能及时调整激励机制,很难留住这样的人才。
冯仑总结道,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正在深刻改变企业组织,使其变得更加开放、高效。面对这一变革,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员工能力,调整激励机制,以适应“超级个体”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