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卡集团,这家曾公开表示长期看好中国市场的瑞典巨头,近日传出可能将其在国内的10座购物中心整体出售的消息,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
据知情人士透露,英格卡正积极寻求买家,计划将旗下的荟聚购物中心打包出售。首批列入出售名单的是位于无锡、北京和武汉的三座购物中心,预计交易金额高达160亿元。市场传闻,康泰人寿领投的基金或将成为这批购物中心的潜在买家。
据悉,这三座购物中心在英格卡持有的10座购物中心中被评估为最优资产。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英格卡早已在市场上与多家投资方进行了接洽,包括多家保险公司,目前的买家结构涉及多方投资,包括优先和劣后级投资者。“这应该是英格卡目前能接受的报价。”该人士表示。
无锡、北京和武汉的荟聚购物中心均是英格卡在中国内地较早开业的商业项目,运营至今已超过十年。这些购物中心以其独特的定位和精细化运营,在当地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稳定的客流量。
市场传闻称,康泰人寿领投的基金总规模为80亿元,其中泰康人寿认购30亿元,其他参投方包括中银三星、中宏、友邦、大都会人寿等保险公司,共计认购30亿元。英格卡还将认购基金的劣后级份额,出资约20亿元。剩余的80亿元交易金额拟通过银行融资方式获取,目前交易各方仍在就合作条款和细节进行沟通。
英格卡购物中心与宜家零售同属瑞典英格卡集团。自2009年正式进入中国以来,英格卡购物中心与宜家零售展开战略合作,以“荟聚”购物中心和写字楼为主要业务,在中国市场积极拓展商业综合体业务。无锡荟聚购物中心作为英格卡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随后在北京、武汉等地相继开业,这三个项目被市场视为荟聚第一代产品的代表。
近年来,尽管房地产行业面临调整,但英格卡购物中心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并未停止。2021年以来,英格卡相继在福州、长沙、南宁、昆明、合肥等地开业了多家荟聚中心。2024年,英格卡在中国市场依然有新项目开业,包括西安荟聚中心和上海荟聚综合体等。
然而,就在这些购物中心顺利落地并运营多年后,却传出了将被打包出售的消息。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英格卡此举可能是为了回笼资金。商业项目的投入时间长、回报周期也较长,加上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宜家业务面临的压力,英格卡或许需要重新评估其在中国市场的投资策略。
从英格卡集团的财报数据来看,2024财年营收同比下滑5.5%至418.64亿欧元,净利润下滑46.5%至8.06亿欧元,财务压力明显。同属英格卡集团的宜家中国区销售额也较2019年减少了超40亿元,5年复合降幅达到8.5%。
在行业深度变革期,有人适时而退,有人逆势而进。英格卡拟出售的位于无锡、北京、武汉的三座荟聚中心,作为优质资产,吸引了众多买家的关注。这些购物中心以其成熟、稳定、现金流强的特点,成为保险资本等长期稳健投资者的理想配置品种。
据接近北京荟聚的人士透露,收购后单体项目的运营团队不会改变,英格卡将保留项目运营权,并承诺投资期间保险机构的回报率将接近7%。有知情人士指出,无锡、北京、武汉这三座荟聚中心出售后,英格卡购物中心后续可能将剩余的7座荟聚中心全部出售。
在这场行业变革中,开发商因资金压力、业务调整等原因出售资产,而拥有资金优势的保险机构则趁机抄底入场。根据仲量联行发布的资本追踪数据显示,保险公司正成为中国内地商业地产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包括万达集团在内的多家开发商纷纷出售旗下商业地产项目,买家多为保险机构。
今年以来,保险机构在商业地产市场的投资步伐进一步加速。多家保险公司公布了多笔大额不动产投资计划,涉及多个商业地产项目。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的增加,不仅为保险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投资收益,也为商业地产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