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硬件新星“人工生产力”:用大模型技术重塑玩具行业

   时间:2025-08-07 18:25:09 来源:36氪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AI硬件创新企业“人工生产力”近期宣布成功完成了一笔种子轮融资,融资金额达数百万美元。此次融资由阿米巴资本、商汤国香资本和第四范式基金共同投资,而源合资本则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这家新兴企业由前第四范式主任科学家涂威威于2024年创立,专注于利用前沿AI技术重塑玩具行业。

在“人工生产力”的众多创新产品中,熊猫机器人作为初代AI陪伴机器人,已经正式对外交付,并收获了市场的初步认可。据悉,公司计划在下个月推出一款面向儿童的量产智能玩具,这将进一步拓展其产品线。

在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工生产力”展出的熊猫机器人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款机器人不仅外观可爱,更以其独特的交互方式赢得了参观者的青睐。面对传统玩具行业面临的增长困境和电子游戏对儿童时间的抢占,“人工生产力”希望通过大模型技术为玩具行业带来新的生机。

涂威威表示,大模型技术带来了人机交互的革命性变革,使机器能够以更自然的方式与人互动。然而,仅有自然交互并不足以让玩具变得“好玩”。团队在早期测试中发现,熊猫机器人的猜拳和动作模仿等简单功能,反而最能吸引儿童,复玩率高达80%以上。这一发现让团队意识到,“好玩”才是玩具的本质,而非仅仅依赖于大模型对话。

为了实现“个性化独特快乐”,“人工生产力”自研了自主硬件中台(AP Agentic Hardware Platform),该中台具备多模态交互与感知、用户行为预测、决策以及执行能力。这一架构不仅使硬件更加好玩,还确保了产品性价比的优势。在实测中,系统能够根据儿童的情绪动态调整AI玩具的决策,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的体验。

“爆款产品不是靠运气,而是需要供给侧的快速迭代试错。”涂威威强调,自主硬件中台的能力使“人工生产力”能够以极低的成本进行快速试错,并将迭代经验沉淀到中台中,加速新产品的推出。目前,“人工生产力”已与多个顶级IP合作,将IP内容植入AI玩具系统,实现了单硬件承载丰富多彩的玩法。

在供应链端,“人工生产力”与知名国际玩具代工厂合作,优化产品设计与结构,并控制成本。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电子模块,以显著低于市场同类产品的成本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选择。在渠道方面,“人工生产力”已经与线上线下顶级渠道开启全面合作,确保产品能够高效触达更多消费者。

涂威威本人拥有丰富的AI技术研发与跨行业应用落地经验,核心研发团队则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并曾服务于华为、阿里巴巴等行业头部企业。这样一支实力雄厚的团队,为“人工生产力”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