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杰美特(300868.SZ)发布了一则关于股东股份减持计划的公告,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悉,包括公司第三大股东黄新在内的七名IPO原始股东计划合计减持1,905,33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04%。按照最新的收盘价31.80元/股计算,这些股东预计将通过此次减持套现约6,059万元。
杰美特作为“智能手机壳”第一股,自2020年8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以来,其股价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首发价格为41.26元/股的杰美特,上市至今股价从未再回到这一水平,甚至连续五年处于破发状态。向前复权后的首发价格为40.835元/股,而上一次股价超过这一水平还是在2020年12月。
杰美特的业绩表现同样令人担忧。IPO前的2018至2020年,公司累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4亿元,但IPO后的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2021年便开始出现亏损,且这一亏损态势一直持续到2024年,累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25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的业绩趋势仍在加速恶化,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下滑幅度显著扩大。
杰美特的业绩下滑背后,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方面,公司极度依赖大客户华为,但随着华为手机销量的相对下降,杰美特的业绩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主观方面,公司在华为事件后虽然拓展了新客户保住了代工业务的营业收入,但议价能力似乎完全丧失,毛利率大幅下降。而价值量更高的自有品牌业务,并未成为公司的重点发力方向,收入反而不断萎缩。
面对困境,杰美特似乎准备换一条新赛道。一方面,公司宣布IPO时的募投项目将再度延期,主要原因为尚未取得相关工业用地。另一方面,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购买思腾合力(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的控制权,意图通过跨界转型来寻求新的增长点。然而,这一转型计划却引发了市场的诸多质疑。
首先,杰美特并未在公告中过多披露思腾合力的相关信息,导致外界对其实力难以判断。其次,作为公司发起人之一的黄新,在IPO以来一股未减持的情况下,却选择在这个时候减持,这无疑给公司的转型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公司在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前,股价就开始莫名大涨,而在公告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却放量暴跌,这种股价表现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猜测和质疑。
对于杰美特来说,跨界转型无疑是一场豪赌。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公司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性地对待这一转型计划,充分考虑中小股东的利益,避免一而再、再而三地辜负他们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