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紧要物资补给领域,国产大型eVTOL飞行器正逐步崭露头角。近日,峰飞航空传来捷报,其自主研发的2吨级eVTOL航空器“凯瑞鸥”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
据悉,8月3日,“凯瑞鸥”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携带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经过58分钟的跨海域飞行,平稳降落在惠州19-3平台。此次飞行标志着峰飞航空在海上物资运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凯瑞鸥”的表现令人瞩目。它不仅成功应对了南海海域高盐雾、高湿度、强阵风等恶劣环境,还在海上平台有限的起降空间内完成了垂直起降、悬停、远距离跨海飞行等关键测试。峰飞航空高级副总裁谢嘉表示,这次飞行验证了大型eVTOL在海洋石油工业作业场景下的技术可行性和运行可靠性。
值得注意的是,“凯瑞鸥”在此之前已经取得了AC单机适航证,这是航空器初始试航“三证”审查中的最后一关,也是最难获取的一证。至此,“凯瑞鸥”成为全球首架拿到“三证”的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这无疑为其未来的商业化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谢嘉透露,“凯瑞鸥”后续将持续进入常态化运营,海洋运输将成为峰飞航空大型eVTOL的重要落地场景。这一消息无疑为低空经济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低空经济文旅赛道持续升温,无人机、eVTOL等低空物流方式因其直线飞行、提升时效、运营成本较低等优势备受关注。海洋场景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运输装备的要求更高,技术壁垒也更大。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逐步完善,海洋运输装备正逐步向更加立体、高效的远洋运输方法发展。
以亿航智能为例,其VT20系列物流eVTOL航空器近日成功完成了从珠海唐家港至广州的城际往返货运飞行,单程飞行距离83公里,用时仅55分钟。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标志着低空物流在海洋场景中的应用取得了重要进展。
珠海市万山区正在打造全国首个海岛低空经济综合应用示范区,加密岛际低空航线。珠海唐家港到珠海桂山岛的物流配送航线已实现常态化飞行,运输时间相较传统货运时间节省约80%。这些实践无疑为低空经济在海洋场景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悦享资本董事长助理、投资总监周欣表示,海洋场景的运行一定会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虽然海洋环境复杂、危险,对运输装备的要求更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逐步完善,低空经济在海洋场景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在低空经济领域,载人eVTOL飞行器的发展同样引人注目。亿航智能和零重力等企业纷纷在载人eVTOL飞行器方面取得新进展。亿航智能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已经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国第一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证),消费者可以在相关运营点体验低空游览、城市观光等商业载人服务。
零重力的首款载人eVTOL飞行器“鹊飞”也在适航审定方面取得新进展。预计2026年内将完成全部取证工作。这些进展标志着载人eVTOL飞行器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正逐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