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商汤科技“Re-CoFound”战略:AI明星企业如何再次破茧成蝶?

   时间:2025-08-04 21:17:54 来源:财经杂志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人工智能行业的风云变幻中,商汤科技,这家昔日站在估值巅峰的AI独角兽,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重新定义自我。面对技术迭代加速与行业格局重塑的双重挑战,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引领公司踏上了一条“Re-CoFound”(再联合创业)的革新之路。

自去年起,商汤科技启动了一系列业务与组织架构的重大调整,核心在于“1+X”战略的实施。这一战略旨在将核心业务与长周期赛道业务进行拆分,推动包括芯片、自动驾驶、AI医疗等领域的独立孵化。今年,这些子公司纷纷独立获得融资,标志着商汤科技在业务多元化与市场化进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据统计,自“1+X”战略提出以来,X业务中的6家生态企业已完成或接近完成融资,累计金额超20亿元。

在AI行业经历技术迭代与竞争格局剧变的当下,商汤科技展现出了其坚韧不拔的一面。尽管众多初创企业如流星般划过,但商汤科技历经多次技术浪潮洗礼,依然稳固地站在行业前沿。根据国际咨询机构IDC发布的报告,商汤科技在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中占据13.8%的份额,紧随百度、阿里云之后,位列前三。

成立于2014年的商汤科技,于2021年在港股上市,最新市值约619亿港元。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生成式AI业务收入达到24.0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03%。然而,面对新周期的挑战,商汤科技也需应对外界对其“光环褪色”的质疑,以及作为上市公司在利润、增长与未来创新之间的平衡难题。

徐立提出的“1+X”战略,不仅是对组织架构的重塑,更是对创业生态的革新。通过股权激励构建“血缘式”创业生态,分拆团队从“为商汤做事”转变为“商汤为我做事”,激发了团队的创业热情与积极性。同时,管理层年轻化革命让更多年轻人、90后直接接管成熟团队,为商汤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活力。

在视觉AI领域稳定现金流的支撑下,商汤科技正大步迈向生成式AI等新方向。徐立深知,科技企业需提前布局、深入产业,以应对技术与产业的快速迭代。他强调,不能用传统心态去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商汤科技正通过自我颠覆与再创业,寻找对抗周期性风险的生存范式。

在“Re-CoFound”战略的指引下,商汤科技不仅进行了人员变动,更将多项业务分拆成子公司,实现独立运营与融资。2024年12月,徐立宣布组织调整结束,新架构“1+X”正式启航。其中,“1”代表商汤集团核心业务,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AI云与通用视觉模型;“X”则代表重组拆分的生态企业矩阵,包括智能汽车、家庭机器人、智慧医疗等领域,各生态企业将设立独立CEO,以更灵活的机制把握市场机遇。

徐立认为,AI2.0产业的特殊性在于上游模型研发与算力投入巨大,而真正的商业价值则藏在下游的无数场景中。通过“1+X”战略,商汤科技将通用能力切入具体场景,让AI真正触达业务、服务客户、产生价值。这一战略不仅实现了更清晰的分工协同,更为商汤科技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管理层方面,商汤科技也迎来了新变化。联合创始人徐冰转战AI芯片赛道,杨帆、王征当选为执行董事,联合创始人马堃领衔家用机器人赛道,徐持衡参与被投企业持续创业。新的核心管理团队来自研发、产品、业务、财务、投资并购等不同领域,具备专业化与多元化的人才密度分布,共同推动商汤科技的下一个十年征程。

商汤科技的革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疫情与生成式AI崛起的双重冲击下,公司不得不对业务模式进行调整。然而,徐立坚信,通过分拆与再创业,商汤科技将能够穿越产业周期,实现持续发展与创新。他强调,创新需要创造真实价值,AI公司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与服务,而非仅仅追逐算力与参数的提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