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收益分化大,内部资金为何偏爱高风险产品?

   时间:2025-08-04 06:10:02 来源:金融界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基金市场展现出一项引人注目的趋势:同一基金经理麾下的不同基金产品,其业绩表现竟大相径庭,收益差距甚至突破了50个百分点的大关。这一显著分化不仅揭示了公募基金内部在资金配置上的策略倾向,同时也映射出市场对于不同风险收益属性产品的差异化需求。

在公募基金的内部选择中,一种偏好高弹性产品的趋势尤为明显。以北方某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两只消费行业基金为例,其中一只基金备受基金经理本人、基金高管及公司自有资金的青睐,截至二季度末,这些内部人士合计持有份额高达1200万份,占比超过5%。相比之下,该基金经理管理的另一只同类基金则未能获得任何内部资金的关注。这种持有结构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两者在业绩表现上的巨大鸿沟——被内部资金重仓持有的基金年内收益率高达44%,而另一只则仅为12%。

华南地区的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产品同样展现了这一趋势。其管理的两只基金中,一只因获得内部资金的重仓持有,年内收益率飙升至50%以上,而另一只缺乏内部资金支持的基金,年内收益率则不足25%。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上海某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产品中,那些大部分份额来自自家基金公司的基金,年内收益率接近25%,而未被自家基金公司重点持有的基金,收益率则远低于这一水平。

深入探究发现,内部资金在选择基金产品时,往往倾向于那些具有更高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这种偏好在基金合同的具体条款设计中得到了体现。被内部资金持有的基金,通常拥有更为灵活的投资范围和更高的风险敞口。例如,北方那位基金经理管理的两只消费基金中,获得内部资金青睐的基金合同规定可将不超过50%的仓位投资于港股市场,而另一只未被内部资金持有的基金,则完全专注于A股市场。

华南地区的一位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内部资金选择的是策略更为激进、风险更高的基金产品。这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仓位占比高达35%,且港股仓位约占40%,年内收益率超过20%。相比之下,另一只未被内部资金持有的基金,其前十大重仓股仓位合计不足20%,策略相对分散且保守,且没有投资港股,因此在业绩弹性上明显不如前者。

这一系列现象表明,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专业机构投资者更加倾向于配置具有进攻性特征的产品。公募基金内部在判断市场趋势后,往往会选择与这些趋势相匹配、风险收益特征更为突出的产品进行配置,从而在进攻与保守之间作出了明确的选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