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在2025年见证了再融资活动的显著回暖。根据Wind数据的统计,截至7月31日,A股上市公司通过多种再融资方式共募集了7632.4亿元资金,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激增了580.21%,显示出市场规模的大幅扩张。
在再融资的具体行为中,中信证券观察到,以融资收购资产为目的的定增金额占比显著上升,从2024年的22.45%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2.53%。这一变化反映了企业在资产整合和扩张方面的强烈需求。
再融资市场的升温得益于政策层面的持续推动。监管层通过简化流程、放宽限制和鼓励产业整合等措施,为企业融资开辟了“快车道”,显著优化了融资环境。这些政策红利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门槛,还提高了项目的投资者吸引力。
从项目储备来看,定增市场的增长态势已经显现。据统计,截至最新数据,已披露的定增预案达到355件,平均预计募资额为21.1亿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334起预案,显示出市场回暖的趋势十分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再融资热潮中,“量增质升”的特点尤为突出。今年以来完成的多数定增项目实现了浮盈,投资者的参与热情不断升温。这得益于再融资新规的落地实施,如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的放宽、定价基准日选择的灵活性增加以及发行底价折扣率的降低等。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定增市场的活跃度持续攀升,使其成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在再融资承销业务方面,头部券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个别中小券商也表现出色。根据Wind数据,中信证券以募资总额1689.27亿元暂列第一,其次是国泰海通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从承销数量来看,中信证券同样位居首位,完成了28单再融资项目。这些头部券商在募集资金、承销家数及承销保荐费用等方面均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在政策驱动下,2025年再融资市场以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为导向,成功构建了立体化的支持体系。这一体系以制度创新、流程优化和资金引导为核心,旨在支持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在此背景下,再融资市场呈现出四大鲜明特征:
首先,证券公司股权再融资逐步复苏。除因并购需求进行股权再融资的国泰海通和国联民生外,天风证券也因业务拓展需求进行了再融资。随着股权再融资的复苏,券商有望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并举的方式提升资本实力,以支撑业务扩张。
其次,金融行业尤其是国有大型银行的定增项目成为再融资市场的亮点。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共完成了5200亿元的定增,占总融资规模的很大比例。这些银行通过注资提升风险抵御能力,为不良资产处置创造空间。
第三,在“并购六条”政策的推动下,2025年并购重组配套融资占比大幅提升。在已完成的定增案例中,有近三成的项目涉及融资收购其他资产或配套融资。
最后,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是再融资的“主力军”。化工、硬件设备、机械等行业通过再融资获取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设备升级。汽车零部件、公用事业、银行等行业也均有企业完成定增,显示出市场对这些行业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