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QDII基金市场再度掀起了限购调整的风潮,这一动态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一批QDII额度下发后,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对旗下QDII基金的申购额度进行了调整。
多家基金公司近期发布的公告显示,QDII基金的限购额度调整频繁,且多数为下调趋势。与6月底多家基金管理人积极“开门迎客”,扩大QDII基金申购额度的情景相比,当前市场风向明显有所转变。有业内人士透露,这主要是由于新增的QDII额度供不应求所致。
以大成基金为例,该公司在短短两天内对旗下大成全球美元债债券基金的申购额度进行了大幅调整。先是7月28日将直销渠道的申购限额从5万元上调至300万元,紧接着7月29日又将限额调回5万元。这种快速的反转调整,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无独有偶,国泰基金也于7月28日宣布暂停旗下国泰标普500ETF的申购业务,理由是为了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而该基金在6月25日才刚刚恢复申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再次“闭门谢客”,足见市场变化之快。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也有部分QDII基金上调了申购额度,但整体来看,下调趋势更为明显。摩根欧洲动力策略股票(QDII)虽然自7月29日起恢复大额申购,但同时设置了7.6亿元的规模上限,若超过该限额,将对有效申购采取比例确认。
据记者梳理,7月下半月以来,QDII基金“闭门谢客”的现象愈发普遍。仅在上周,就有超过5只QDII产品调整了限购额度。万家基金、摩根标普500、摩根纳斯达克100等多家基金公司均对旗下基金的申购额度进行了下调。
作为年内的冠军基金,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也在本周开始暂停申购,以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和保障基金平稳运作。该基金年内净值回报高达134.72%,其暂停申购的决定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然而,并非所有QDII基金都在下调申购额度。嘉实纳斯达克100、华泰柏瑞纳斯达克100ETF发起式联接(QDII)等基金在上周上调了申购额度,显示出市场内部存在的分化现象。
在限购额度频频调整的背后,ETF溢价情况也持续出现。多家跨境ETF产品的溢价率居高不下,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风险。以景顺长城基金旗下的某ETF为例,其溢价率在ETF市场中最为显著,年内已发出超过120起溢价风险提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