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篇深入剖析中美消费差异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比两国在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上的不同表现,揭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被低估的服务消费大国的真实面貌。
文章指出,尽管在账面数据上,中国的服务消费总额远低于美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在服务消费上的需求不足。事实上,中国的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的比例与美国截然相反,中国的服务定价相对较低,导致服务消费在总额上显得不那么突出。然而,通过细致的数据分析,不难发现中国其实是一个服务消费大国。
以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为例,美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略高于中国,但两国在汽车销售这一最大贡献领域上,中国的销量已是美国的两倍。然而,由于价格等因素,中国的汽车行业销售额并未超过美国。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服务消费方面,美国的规模远超中国。2024年,美国的服务消费总额占消费总额的69%,而中国仅占46%。这一差距主要来自于医疗、居住、金融等高附加值服务领域。美国人均服务消费支出约为中国的30倍,这除了行业差异外,还与美元汇率及实际购买力差异有关。
具体到医疗服务领域,中美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美国人均医疗支出远高于中国,但两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却大致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在医疗服务方面的效率和性价比可能更高。文章还列举了一系列医疗服务价格对比,如救护车服务、手术费用以及常见检查费用等,进一步证明了中美在医疗服务消费上的巨大差异。
在电商快递和餐饮外卖服务方面,中国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消费能力。中国的快递业务量和人均快递单量均远超美国,而外卖服务的渗透率也高于美国。尽管美国的外卖客单价远高于中国,但中国人在外卖消费上的频率却更高。
文章还提到了律师服务和酒店服务业的差异。在律师服务方面,美国的法律服务市场规模远大于中国,人均年支出也更高。而在酒店服务业方面,尽管中国的酒店数量和客房总数均远超美国,但客房价格却相对较低。这一差异反映了中国人在旅行和住宿方面的消费习惯与美国人有所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酒店业经历了快速扩张。酒店数量从2015年的7万多家增加到了2025年的35万家以上,市场规模也持续增长。这一趋势表明,中国人在服务消费方面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人并非不爱消费,而是服务消费的定价相对较低导致总额不够突出。事实上,中国是一个被低估的服务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在服务消费方面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
文章还提到了中国特有的一些高端服务业,如修脚足疗SPA服务等。这些服务在中国城市遍布,但在美国却难以找到类似的项目。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美在服务消费上的差异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