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正式步入主汛期,迎来“七下八上”多雨季节
随着夏季的深入,本市自7月20日起正式迈入主汛期,这一时期被俗称为“七下八上”,意味着一年之中降雨量最为集中、强度最大的阶段已经到来,防汛防洪工作进入最关键时期。
揭秘“七下八上”多雨成因
为何“七下八上”时期降雨如此频繁?这背后的“推手”之一便是副热带高压。每年7月下旬,夏季风北移至华北地区,与此同时,副热带高压稳定在北纬25°以北,如同一条水汽“高速公路”,将洋面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方。当这股暖湿气流与南下冷空气相遇,便会触发强降水或持续性降水事件。太行山脉的地理形态也对华北地区的天气系统,尤其是暴雨,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西北太平洋台风在此时也异常活跃,一旦北上,便会为本已紧张的防汛形势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面对汛期,这些预警信号需牢记
在主汛期,暴雨预警和洪水预警成为市民关注的重点。暴雨预警根据降雨程度分为四级,从蓝色到红色,预警级别逐渐升高。面对不同级别的预警,市民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关注天气预报、避免涉山涉水、暂停户外作业等。同时,洪水预警机制也根据洪水量级分为蓝、黄、橙、红四级,市民在遭遇洪水时应保持冷静,转移到安全地带,并立即寻求救援。
城市内涝与山洪灾害的防范指南
暴雨期间,城市低洼地带、桥梁下穿隧道等地极易发生积水,市民应绕开积水区,避免蹚水走路,以防触电或受伤。电车遇积水时应果断弃车逃生。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强、预警时间短的特点,市民应掌握“三看一听”技巧,一旦发现溪流水位异常或听到轰鸣声,应立即向高地撤离,切勿顺沟谷逃命或贪恋财物。
平原区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
对于平原地区,江河洪水泛滥和当地涝水所造成的灾害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市民应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沿指定路线到达避难所。同时,避免到临水区域活动,以免错过转移时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当地人员进行巡堤查险,确保堤防安全。
主汛期安全提示:防范为先,确保平安
随着主汛期的到来,市民应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应确保自身安全,避免因暴雨和洪水造成的伤害。让我们共同努力,确保度过一个平安的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