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亿时空(688181.SH)在业绩持续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正积极寻求业务上的新突破点,一方面探索边缘计算领域,另一方面则在光刻胶树脂业务上加大布局力度。
据市场观察,八亿时空近年来业绩承压显著,2023年至2024年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连续两年出现下滑。数据显示,这两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99亿元和7.37亿元,同比下滑14.43%和7.77%;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1.07亿元和0.77亿元,同比下滑47.62%和28.27%。这一连串的下滑,主要归因于公司支柱业务——混合液晶的市场表现疲软。
除了业务上的挑战,八亿时空还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持续攀升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盈利空间。特别是在2024年,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21.46%和12.5%,导致归母净利润同比跌幅接近三成,创下自2020年上市以来的新低。
在这样的业绩背景下,八亿时空遭遇了大股东的减持。北京首钢基金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北京京西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2024年12月内两次减持公司股份,持股比例从7.38%降至4.99998%,退出了前十大股东之列。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股东减持期间,公司股价维持在高位波动。
面对业绩困境,八亿时空开始寻求多元化发展,试图通过拓展新业务来扭转颓势。公司在边缘计算领域迈出了第一步,全资子公司浙江八亿时空与中国广电四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龙泉驿区分公司签署了价值1091.97万元的合同,开展边缘计算新业务。然而,由于合同金额相对较小,且新业务存在技术风险和履约风险,因此预计为公司带来的增量有限。
事实上,在边缘计算业务之前,八亿时空曾计划进军六氟磷酸锂市场,但该项目最终因锂电新能源行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而搁浅。今年4月,公司决定终止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
尽管在六氟磷酸锂项目上遭遇挫折,八亿时空在光刻胶树脂业务上却取得了新进展。据报道,公司自主规划与设计的国内首条百吨级半导体KrF光刻胶树脂高自动化柔性及量产双产线已建成。这一进展对于打破光刻胶树脂在全球范围内的垄断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公司在年报中提到,旗下的上海八亿时空已完成多款树脂的客户验证工作,并预计随着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2025年下半年光刻胶树脂业务将实现千万级营收规模。
尽管光刻胶树脂业务前景看好,但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和客户认证周期较长,该业务能否助力八亿时空重回业绩增长轨道仍需进一步观察。公司在投资者说明会上表示,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以期在光刻胶树脂领域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