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电商与实体商业:十年赌局后,即时零售大战又起新波澜?

   时间:2025-07-28 16:16:41 来源:经济观察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一段关于电商与传统商业的较量历史,再次被提及,却是以一种截然不同的面貌呈现。

回溯至2012年,一场由王健林与马云发起的赌局,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波澜。他们赌的是,十年后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的份额能否过半。然而,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最终揭晓了答案:2022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虽高达12万亿元,却也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数字上的胜负分明,但线下实体商业,尤其是以万达为代表的商业巨头,并未因此感到轻松。

电商的冲击如影随形,迫使线下商业不得不加速转型,以应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就在赌局余音未了之际,2025年的另一场饭局,却悄然酝酿着新的风暴。

刘强东与王兴的这次聚餐,宣布了进军即时零售行业的决心。随后,阿里也重金杀入,一场即时零售大战就此拉开序幕。尽管经历了监管约谈,战火却仍未熄灭。三家巨头合计投入的预算超千亿元,却仍未决出即时零售的行业新王者。然而,这场大战的硝烟,已经让购物中心嗅到了危机。

一家国内头部购物中心运营商坦言,最近几个月,即时零售大战对商场的影响显而易见。这家运营商管理的购物中心遍布全国,数量近百。

即时零售的大额补贴主要集中在餐饮领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对线上餐食的青睐。在炎炎夏日,消费者无需涌向购物中心堂食,即可在线享受优惠。餐饮业态作为购物中心客流的主要引擎,约占购物中心面积的一半,因此购物中心对餐饮客流的变化尤为敏感。

值得深思的是,购物中心加大餐饮面积,实则是上一轮赌局后的一种集体应对策略。2012年的赌局,被普遍视为电商对实体商业的冲击,尤其是零售类标品。知名百货和超市纷纷闭店或调整,购物中心则大幅增加体验和餐饮业态面积,零售类业态被压缩至三成左右。

商场的每一寸空间都在精准地感受着影响,迎接着变化。B1层和四层以上的面积基本被餐饮品牌占据,走马灯般汰换;二层和三层则留给男装、女装、儿童和运动品牌,穿插着茶饮、电子数码等业态。黄金一层曾是快时尚的天下,如今却被彩妆、潮玩和新能源汽车替代,还需留出空间举办各种IP活动。主流商场的品牌汰换率高达30%,意味着每隔三年,商场的品牌就会焕然一新。

如今,购物中心呈现出两大明显趋势:一是年轻人更倾向于逛B1层;二是一层则依靠潮玩、新能源汽车、户外运动、茶饮品牌四大金刚支撑场面。

B1层以小型零售和餐饮店为主,高频低值;而一层的四大金刚,体验属性远超零售属性。因此,通过高层设置餐饮来吸引顾客流动已愈发困难,更别提让顾客专程为某家餐饮而来。即时零售之战,无疑会进一步加剧这种趋势。

面对这一挑战,购物中心在寻找能够承载餐饮体验功能和大面积消耗的新业态和新品牌。目前,行业尚未形成明显共识。

然而,近年来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兴趣型体验或消费逐渐兴起。从户外、骑行到二次元爱好形成的三坑、谷子、漫展等,再到脱口秀、小剧场和城市音乐会,这些都有可能以各种形式在购物中心落地,并验证其商业价值。

这些新兴业态,是刘强东、王兴和马云所无法提供和夺走的。它们为购物中心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与此同时,购物中心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例如,通过举办各种IP活动、打造特色主题街区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和脚步。

在这场电商与传统商业的较量中,购物中心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孕育着新的希望和机遇。它们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