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香港资管蓝海,中资机构领航规模飙升!

   时间:2025-07-28 00:32:56 来源:中国基金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全球资本流向东方,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根据香港证监会最新发布的《2024年资产与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报告》,香港资管规模已突破35万亿港元大关,年度增长率高达13%,资金净流入更是激增81%,达到了7050亿港元。

在这场资本盛宴中,中资机构的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中资机构的管理规模以15%的增速攀升至3.09万亿港元,资金净流入增长68%,连续五年超越行业平均水平。中资机构凭借其对中国内地客群的深入洞察、跨境资源整合的独特能力,以及在离岸人民币产品创新方面的突破,成功引领了香港资管市场的发展潮流。

香港资管规模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增长,背后有着三重推力的共同作用。首先,市场回暖推动了存量资产的增值。恒指在过去一年中上涨了18%,中资美元债指数也上涨了12%,直接推高了存量资产的净值。其次,全球资本再平衡与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为香港资管市场带来了新机遇。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强化和美元的走弱,全球长线资金开始重新增配亚太地区,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自然成为了受益者。最后,政策优化的助推作用也不可忽视。互联互通2.0系列的落地为香港资管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南向通资金净流入同比增长了2.4倍,占同期香港零售资管增量的36%。

中资机构之所以能够在香港资管市场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其独特的竞争力。中资机构不仅深度利用内地与香港的跨境通道赋能,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还能够精准捕捉内地背景投资者的需求。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也为中资机构提供了独特的创新土壤。中资机构在货币市场基金、数字资产类创新标的等方面积极进取,推动了市场的改革和业务创新,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在非股票资产配置方面,中资机构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主要得益于货币基金及固收类债券基金规模的提升。近年来,美元资产的收益处于较高位置,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中资机构凭借对投资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低波动性资产构建能力,提供了更贴合需求的产品解决方案,帮助投资者更安全地获取海外市场收益。

展望未来,进一步优化互联互通机制将成为推动中资机构继续发展的关键。中资机构需要苦练内功,保持对中国资产的优秀投资能力,同时进一步拓展能力圈,发展境内投资人更需要的策略。在募资层面,中资机构需要发挥桥梁作用,将中国资产进一步推向全球投资者。同时,建议进一步扩容ETF通和理财通2.0,纳入更多资产类别和行业主题,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

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处理着全球80%的人民币支付。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下,叠加政策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中资机构在跨境理财通业务中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能够提供更合适的投资标的和更优质的客户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年来港股宏观环境较为波动,但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却进一步上升。港交所的融资量位居亚洲市场前列,香港资管规模始终保持高增速增长。这既得益于全球市场对中国资产的重新定价以及在弱美元和降息预期下的流动性提升,也离不开监管和市场参与者的开放和创新态度。

在互联互通政策的实施下,中资基金公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不仅积极探索创新,还成为了推动香港金融创新的中坚力量。近年来,香港市场推出的货币基金T+0模式、沙特ETF、虚拟资产ETF等创新产品或模式均来自中资基金公司。

随着全球资本流动的潮水继续涌向东方,中资机构将继续引领香港资管市场驶向更广阔的蓝海。他们凭借独特的竞争力和优势,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