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时代的大潮中,一个全新的战场正在形成——分布式算力网络。而在这场战役中,一位曾经的视频行业巨头创始人,正带着他的新使命,试图在资本市场再度书写传奇。
故事的主人公是姚欣,一个在华中科技大学宿舍里用代码编织梦想的创业者。2005年,当姚欣敲下PPLive(后更名为PPTV)的第一行代码时,他可能未曾预见到,二十年后,他会以另一种身份,站在资本市场的门槛上。这一次,他带来的不是流媒体视频平台,而是派欧云(PPIO),一个旨在打造AI时代算力基础设施的新公司。
姚欣的创业之路始于对技术的热爱和对商业的敏锐。高中时期,他就因在全国计算机奥赛中屡获佳绩而被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在大学期间,他不仅为同学组装电脑,还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实现了自给自足。而PPTV的诞生,更是开启了中国互联网视频的先锋时代。然而,在视频平台的激烈竞争中,PPTV最终于2014年以4.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苏宁。此后,姚欣一度淡出公众视野,前往硅谷访学并转型为投资人。
然而,姚欣的创业之心并未熄灭。在蓝驰创投担任投资合伙人的期间,他联合发起了中国首家科技创业非营利组织“AI创业营”,对技术趋势有了更深的洞察。随着AI和5G浪潮的兴起,姚欣看到了新的创业机会。2018年,他与老搭档王闻宇再度联手,共同创立了派欧云,瞄准了算力供需错配的市场痛点。
派欧云的崛起,建立在对云计算演变的精准预判上。随着AI大模型的爆发,传统集中式云计算架构面临瓶颈,远距离传输导致的延迟增加,难以满足实时推理的需求。派欧云开创性地构建了分布式云计算平台,将分散的计算资源整合为统一的服务网络。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算力供需错配的问题,还为AI时代的算力基础设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然而,派欧云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招股书显示,虽然公司的营收在2022年至2024年间实现了翻倍增长,但净亏损也在持续扩大,主要原因在于研发投入和算力网络的扩张。客户集中度过高和AI业务仍处于投入期等问题,也给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尽管如此,派欧云仍然坚持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试图在AI基础设施赛道上占据一席之地。
在派欧云的发展历程中,资本的高度认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创立至今,派欧云已完成五轮融资,估值跃升至近34亿元人民币。其股东投资方阵容豪华,包括天使投资人百川智能王小川、前微软Azure中国总裁申元庆、迅雷联创程浩等产业领袖,以及创世伙伴创投、蓝驰创投、华业天成资本、磐霖资本等一线基金。这些资本的注入,为派欧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次派欧云冲刺港股IPO,将重点投向技术升级、市场扩张和算力网络优化等方面。姚欣深知,想要在竞争激烈的AI基础设施赛道上脱颖而出,必须不断创新和突破。他带着从PPTV时期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对AI时代算力瓶颈的深刻理解,试图通过派欧云编织的分布式算力网络,缝合AI时代最深刻的供需裂缝。
姚欣的创业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流媒体视频平台到AI时代的算力基础设施,他一直在追寻自己的梦想。这一次,他能否在资本市场再度书写传奇,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