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迎来了重要里程碑。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王昌林强调,全岛封关运作不仅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事件,更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关键一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封关运作的核心在于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政策制度,旨在打造一个高度自由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一线”放开,意味着海南自贸港将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实现更加自由的贸易往来,包括一系列自由便利的进出举措。而“二线”管住,则是为了确保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的贸易活动在放开的同时得到有效管理。岛内自由,则意味着在自贸港内部,各类生产要素将享有相对自由的流通环境。
王昌林介绍,为了推进封关运作,有关部门结合海南的发展实际,制定了现阶段的封关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概括为“四个更加”: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以及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
在货物“零关税”政策方面,王昌林指出,“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大幅提升至74%,并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实现免进口税收流通。同时,对于加工增值达到30%的商品,将免关税销往内地。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极大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自贸港的吸引力。
在贸易管理措施方面,自贸港将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进一步放宽贸易限制。同时,在通行措施上,自贸港将以岛内现有的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对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实行快速放行。还将设置10个“二线口岸”,对进入内地的货物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确保贸易活动的顺畅进行。
在监管模式上,自贸港将对“零关税”货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等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这一监管模式的实施,将有效保障各项开放政策的平稳落地,为自贸港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王昌林还特别强调,封关运作并不意味着封岛,而是要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上,促进海南自贸港的高质量发展。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往来将更加顺畅自由,与内地的联系也将保持便捷高效。大多数货物以及所有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等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无需额外办理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