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三菱汽车告别中国:电动车时代下的辉煌与陨落

   时间:2025-07-24 15:00:5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三菱汽车正式告别中国市场,转型挑战未竟

三菱汽车近日官方宣布,将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发动机公司的合作,标志着这一日本汽车品牌正式退出中国市场。这一决策背后,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快速向电动化转型的严峻现实。三菱汽车,这位昔日的“国产车引路人”,终究未能跟上电动汽车的浪潮,黯然离场。

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辉煌与遗憾

早在1997年,三菱便与中国企业合资,成为中国市场上最早进入的国际汽车品牌之一。其发动机技术一度被众多国产车型采用,长城、比亚迪、奇瑞等品牌早期均受益于三菱的4G6系列发动机。三菱汽车还曾在成龙的电影中大放异彩,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梦想座驾。2003年,三菱在华销量高达15万辆,位居日系品牌销量榜首。

然而,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策略逐渐转向保守,秉持“只卖技术不参与经营”的理念。直到2012年,才与广汽集团等成立广汽三菱。尽管欧蓝德、劲炫等车型国产化后迎来销量巅峰,但三菱却未能持续把握住市场脉搏。

错失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机

三菱汽车虽曾尝试转型,但中国区业务缺乏独立决策权,导致长达六年未推出全新车型。这期间,中国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从5%飙升至50%。同时,三菱的爆款车型也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如帕杰罗的核心部件十年未更新,发动机技术停滞不前。三菱本土的电动平台也未能适配中国市场需求,电动化车型的研发需经日本总部审批,流程繁琐。

三菱在中国的最后挣扎与告别

三菱汽车在中国推出的最后一款新车——2023款全新欧蓝德,市场表现平平。随后,广汽三菱解体,重组为广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长沙工厂也被广汽埃安接手。三菱汽车在中国的40年历程,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也为之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最终却以告别收场。

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转型探索

尽管三菱已退出中国市场,但其在全球范围内仍保持着一定市场份额。2024财年,三菱全球产量为94万4708辆,销量为84.2万辆,同比增长3%。三菱的离开并非孤例,近年来已有多个合资品牌退出中国市场。而存活下来的日系品牌,如本田、日产等,纷纷在中国设立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和电驱化中心,以应对本土化的市场需求。

中国汽车产业的新机遇与挑战

三菱的离开,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或许只是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小插曲。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已具备自主创新和发展的能力,无需再依赖外资品牌的庇护。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推进和电动车续航里程的不断提升,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