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南岸区,一处房产近日引起了广泛关注,却非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或低廉的价格,而是因为它背负着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该房产位于腾龙大道50号4幢15-4号,面积82.43平方米,评估价值高达107.98万元,但在阿里法拍平台上的起拍价仅为60.4688万元,相当于市场价的五折有余。
然而,即便价格如此诱人,截至报道发出,该房产的拍卖页面上也仅有640次围观,却无人愿意报名参拍。原来,在这处房产的背后,隐藏着一段血腥的过去:张某与叶某尘曾在此地将两名幼童推下楼致死。这一事件让房产蒙上了“凶宅”的阴影,即便价格再低,也难以吸引买家。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该房产首次登上法拍平台。早在7月3日,它就曾进行过首次拍卖,但因“案件重大事项未披露”而被紧急撤回。法院在重新核实情况后,增设了史无前例的警示条款,明确告知意向竞拍人该房产的历史背景,并要求参与拍卖即视为“对该情况完全了解”。尽管如此,房产仍拖欠物业费4170元,需由买受人自行承担。
时间回溯到2020年11月2日,张某趁母亲外出之际,将年仅2岁的女儿和1岁的儿子从15楼的家中扔出窗外,导致两幼童当场死亡。法院审理后揭露,张某在隐瞒婚育情况下与叶某尘建立关系,二人因视孩子为“结婚障碍”而多次共谋杀人。2024年1月31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张某与叶某尘被执行枪决。
尽管凶手已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案发房屋却成为了实体化的痛苦记忆。此次法拍,作为司法程序中对罪犯财产的最终清算,却遭遇了民间对“凶宅”的深度抗拒。心理学研究显示,重大恶性案件现场会使房产价值折损30%-50%,且长期难以流通。在重庆,类似这样的悲剧房产尚无成功拍卖的先例。
在拍卖页面上,房屋内部照片整洁明亮,窗外是南岸区的繁华街景,但无人知晓,当拍卖倒计时归零时,这套背负着两条幼小生命的房产能否迎来一位勇敢的买家。法院的特别提醒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人对“凶宅禁忌”的深刻认知——再低廉的价格也难以抵消对人性之恶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