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生猪产业“反内卷”进行时,猪价能否迎来新拐点?

   时间:2025-07-24 12:41:51 来源:金融界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农业农村部近日召集了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汇聚了牧原股份、新希望、双汇发展等业内领军企业,共同探讨生猪产能调控的长效机制,旨在加速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进程。

此次座谈会被视为养殖行业“反内卷”战略实质性推进的重要标志,预示着相关政策力度将持续加强,为行业带来深远影响。

受政策导向的积极影响,市场资金对养殖类ETF的兴趣显著升温,其中畜牧养殖ETF(516670)在连续六个交易日内吸引了1.1亿元的资金净流入,显示出投资者对生猪养殖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反内卷”政策的核心在于纠正行业无序扩张的现象,通过行政手段引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之前,相关部门已提出减少产能、控制二次育肥、降低生猪出栏体重等措施,以优化产业结构。

具体来说,多家猪企参与了“生猪生产调度会”,明确了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的调减目标,计划减少100万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3万头,略高于正常保有量3900万头的103.7%,预计调整后将降至3950万头,强制淘汰低效产能。

同时,为规范市场秩序,相关部门叫停了二次育肥和压栏增重等行为,引导生猪出栏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度压栏导致的市场供给过剩。根据涌益咨询的数据,6月全国生猪出栏均重为128.6公斤,较上月下降了0.9公斤。

招商证券分析指出,“反内卷”政策的核心目标是调控母猪产能、提振猪价。经历前期的快速扩张后,多数上市猪企的资产负债率仍维持在60%以上的高位,因此,猪企也有动力配合调减产能,以量换价,缓解债务压力。这一系列措施旨在改变过去两年行业内“巨头拼规模、散户拼成本”的恶性循环,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业内分析认为,“反内卷”政策对行业的传导路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行业端改善供需关系,二是从企业端重构竞争规则。这将使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猪企受益于盈利驱动的行业估值重塑,实现更稳健的发展。

从生猪养殖行业的现状来看,与去年下半年相比,今年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有所收窄。自繁自养模式在盈亏线上方波动,而外购仔猪养殖则基本处于亏损状态。然而,随着“反内卷”政策的推进,市场供需关系有望得到改善。

关于猪价走势,华泰证券认为,短期内,出栏体重的降低和二次育肥的管控将有助于释放生猪库存,对秋冬消费旺季的猪价构成利好。中长期来看,能繁母猪产能的调减和整体出栏体重的降低有望为明年乃至更长期的猪价带来积极影响。

从投资角度来看,甬兴证券指出,“反内卷”背景下,相关政策或将引导低效生猪产能出清,促进生猪养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优质的上市猪企有望在这一过程中受益,尤其是那些成本管控优秀或降本路径清晰的猪企,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畜牧养殖ETF(516670)紧密追踪中证畜牧养殖指数,覆盖了生猪养殖产业链上的多个关键环节。根据Wind概念划分,该指数中与养猪相关概念成份股的权重合计超过60%,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新希望等生猪养殖企业。疫苗、饲料等养猪上下游产业以及禽类、水产等养殖概念也占据近40%的权重,涵盖了海大集团、梅花生物、生物股份等多家知名企业。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