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前六个月里,我国外汇市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展现了卓越的韧性。尽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势力抬头,但我国通过一系列积极的宏观政策,有效扩大内需,成功抵御了外部风险,确保了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
市场的活跃度显著提升,涉外收支规模稳步增长。据统计,非银行部门如企业和个人的跨境收支总额达到了7.6万亿美元,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4%,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纪录。尤为人民币在跨境收支中的占比已攀升至53%,这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跨境资金流动持续保持净流入态势,延续了去年的良好趋势。上半年,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达到1273亿美元,其中第二季度净流入环比增长了46%。货物贸易项下的资金净流入维持在高位,外资总体净增持了境内的股票和债券,服务贸易以及外资企业利润汇出也保持平稳有序。这种多元化的资金流入结构,为外汇市场的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民币汇率在上半年表现出了稳健的双向浮动特征,始终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稳定。具体而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了1.9%,并在7.15至7.35的区间内双向浮动。这种灵活的汇率机制不仅维护了汇率的稳定,还有效发挥了其作为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减轻了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外汇市场预期保持平稳理性,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也日益成熟。从远期和期权等衍生品市场的指标来看,市场对人民币并未形成明显的单边升值或贬值预期。企业和个人在汇率波动时能够做出理性的反应,如在人民币贬值时增加结汇,在升值时增加购汇,这种逆周期操作行为避免了市场的非理性波动。银行结售汇数据也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的动态调整,从1月份的逆差到2至4月的基本平衡,再到5月和6月的顺差,体现了市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