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稀土保卫战:数千吨资源外流,幕后真相令人咋舌!

   时间:2025-07-11 06:06:11 来源:朝子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一系列关于稀土资源走私的惊人细节浮出水面,揭示了国际市场上稀土贸易的复杂与隐秘。数据显示,从2024年末至今年4月,美国从泰国和墨西哥进口的氧化锑总量高达3834吨,这一数字竟几乎相当于过去三年的总和。考虑到泰国与墨西哥自身的锑矿产量极低,结合同期中国对两国锑产品出口激增27倍的情况,不禁让人怀疑这些稀土资源实际上是通过“洗标”手段,从中国转运至美国的。

中国稀土资源被盗卖的担忧已成为现实。那么,这些稀土是如何绕过重重监管,完成非法交易的呢?背后的故事远比想象中复杂。据悉,中国的一些代理商将受管制的稀土矿产如镓、锑等,贴上“铁矿石”、“锌精矿”甚至“艺术品”的标签,先运往墨西哥或泰国作为中转站。在当地,这些货物被重新包装,伪造原产地证明,然后以“合法商品”的名义发往美国。

墨西哥和泰国在稀土走私中的角色绝非偶然。墨西哥因其毗邻美国的地理位置和低廉的陆运成本,以及自贸协定带来的低海关抽检率,成为了走私者的理想选择。而泰国则拥有东南亚最繁忙的转口港,报关审查制度中存在的漏洞为走私活动提供了便利。巨大的利益驱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每转运一吨稀土,当地物流商可获得高达12%-15%的抽成,远高于普通货物的行业标准。

更令人震惊的是,美国一边指责中国“资源垄断”,一边却默许企业钻法律空子。今年初,美俄亥俄州法院甚至驳回环保组织的诉讼,裁定“第三国转口稀土不受《清洁供应链法案》约束”,这无疑为走私活动开了绿灯。

稀土走私的背后,离不开内外勾结。今年3月,沈阳海关揭露了一起惊人的走私案:6台稀土离心机被伪装成“工业通用机械”,试图运往蒙古,最终买家指向美国军工企业。这些设备的分离精度极高,与北方重工的专利技术高度吻合,企图经蒙古转运至美国。深圳也在今年5月实施专项行动,查获了25吨伪装成“瓷砖胶”的钕铁硼磁粉稀土材料,涉事美国公司与中国稀土企业内部的“内鬼”勾结。

稀土走私的猖獗,直接推手是价格的飙升。自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以来,镝、铽等关键元素的价格暴涨了200%,达到了每公斤3000美元的天价。在暴利诱惑下,走私者不惜采用铝箔包裹锑锭等高科技手段来屏蔽X光检测,试图蒙混过关。与正规渠道相比,走私的成本和效率优势显而易见。合法进口稀土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程序和高昂的成本,而走私渠道则能迅速降低物流周期和成本,利润率高达55%。

面对严峻的走私形势,监管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深圳专项会议锁定了伪报瞒报、夹藏走私和“第三国”转口等打击目标,技术层面也同步升级。香港海关利用新型穿透检测仪成功查获了铝箔屏蔽的锑锭,让走私分子的“高科技障眼法”失效。同时,法律武器也在不断加码。新《矿产资源法》的实施将稀土走私的刑责上限提高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建立全国稀土溯源平台,要求每克矿产标注“电子身份证”。

这些措施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自5月以来,美国非正常渠道的稀土进口量骤降了67%,墨西哥曼萨尼约港的“可疑中国矿产”积压增长了3倍,显示走私网络正在逐渐断裂。而中国推进的再生稀土技术更是从源头上削弱了走私的动力,成本仅为新矿开采的18%。稀土之争已经不仅仅是资源博弈,更成为了国家意志的较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