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海南自贸港航运崛起,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全国第二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5-07-23 12:04:12 来源:儋州广播电视台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海南自贸港以其独特的政策优势和无限的发展潜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远洋渔业“国家队”成员前来闯荡。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航运部总经理赵兴法近日亲自到访海南,加速推进在琼业务的布局。

五年前,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应运而生,为海南自贸港航运业的飞速发展插上了翅膀。截至目前,已有64艘国际船舶登记入籍“中国洋浦港”,总载重吨超过635万吨,使海南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稳居全国第二。

在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现场,满载集装箱的轮船正有序停靠,泊位上的工作人员正熟练地操控岸桥吊机进行装卸作业,一片繁忙景象。

“中国洋浦港”不仅是船舶的“户口所在地”,更是航运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得益于海南自贸港政策的持续释放,入籍“中国洋浦港”已成为众多航运企业的首选。大连海大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忠民对此深有体会,他表示,公司旗下的万吨外籍货轮“新新山”轮回国落户时,首选便是“中国洋浦港”,并因此享受到了超过5000万元的进口“零关税”优惠。

海南自贸港不仅政策优惠,营商环境也备受企业好评。马忠民回忆道,当企业提出入籍意向后,海南海事局迅速响应,安排专人提供“一对一”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实施极简审批,使得“新新山”轮的船舶登记在一天内便顺利完成。

海南还推出了“不停航办证”服务,有效解决了以往因船舶转籍而停航的困扰,不仅避免了船舶上百万元的停航损失,还提高了航运经营效益。对于境内建造的船舶,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副局长张丹竹介绍,航运企业在“中国洋浦港”登记并从事国际运输的境内建造船舶可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如“宏博16”轮便因此享受到了超千万元的退税优惠,有效降低了购船成本。

“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是海南自贸港航运开放的核心政策之一。为了推动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海南大胆创新、先行先试,设立了全国唯一的国际船舶登记机构——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并推出了一系列便利措施,如放开外资股比限制、允许外国船检机构入级检验、实行“全岛一港”登记等,为全国国际船舶登记领域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海南自贸港还推出了一系列重磅政策,全面降低航运企业运营成本。其中,“双15%”税收优惠政策叠加船舶退税、进口“零关税”、保税油加注、启运港退税等政策,使得企业成本优势显著提升。据统计,“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已累计为新造船舶退税4亿元、外籍船舶免税超11亿元。

得益于政策优势的不断转化,海南自贸港的航运产业链正不断完善。目前,已有近千家航运企业扎根海南,形成了千亿元规模的港航物流产业集群。同时,海南还稳定运行了72条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全国主要港口,形成了“兼备内外贸、通达近远洋”的航线新格局,为全省外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4年,海南外贸总值达2776.5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出口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3.5%。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