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时间正式揭晓,将于2025年12月18日全面启动。这一重大决策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公布,并已获党中央批准。
王昌林强调,选择12月18日这一日子,是为了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此举不仅象征着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也向国际社会传递出积极信号。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相关部门将全力以赴,做好封关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经营主体充分了解政策内容,并开展必要的业务测试。
海南自贸港的封关政策,被精炼地概括为“四个更加”。首先,将实施更为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税目比例大幅提升,岛内享惠主体之间流通将免进口税收,加工增值达到30%的产品可免税销往内地。其次,贸易管理措施将更加宽松,对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第三,通行措施将更加便利,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将快速放行,同时创新便捷通行举措。最后,监管模式将更加高效精准,确保开放政策平稳落地。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海南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封关运作将遵循“‘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原则。其中,“一线”放开意味着海南自贸港与我国关境外地区之间的往来将更加自由便利;“二线”管住则是对进入内地的货物实施精准管理;岛内自由则意味着各类要素在自贸港内可以相对自由流通。
针对公众关心的封关后出行问题,王昌林明确表示,封关并非封岛,而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海南自贸港的高质量发展。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往来将更加顺畅,与内地的联系也将保持便捷高效。按照现行规定,大多数货物以及所有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进出海南岛无需额外办理证件。因此,公众到海南出差、旅游等将不受影响。
此次封关运作的决策,不仅彰显了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也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海南自贸港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