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产业的浩瀚星空中,一颗曾经璀璨的星辰悄然隐退。三菱汽车,这个在中国市场深耕四十余载的日系品牌,正式宣告退出中国汽车生产的舞台,其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合资关系就此终结,发动机业务也随之暂停。
面对中国汽车市场向电动化转型的汹涌浪潮,三菱汽车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无奈选择了这条告别之路。“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三菱汽车相关负责人的话语中透露出无尽的感慨。
实际上,这场告别早已有迹可循。早在7月初,原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就已悄然更名为“沈阳国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显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等老股东已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北京赛苜科技有限公司等新股东,这一股权变更无疑为三菱汽车的离场埋下了伏笔。
从整车生产到核心发动机业务,三菱汽车在华的生产版图已彻底清空,一个属于三菱的时代就此落幕。回望三菱在华的辉煌历程,它曾是众多自主品牌“心脏”的提供者,其发动机一度占据国产车型市场的三成份额,帕杰罗等车型更是成为了越野爱好者的心中挚爱。
然而,时过境迁,三菱汽车在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00年的“刹车油管事件”对其品牌信誉造成了沉重打击,而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内耗更是让其在华业务雪上加霜。广汽三菱工厂,这个曾经投资超50亿元、拥有4000多名员工的繁荣之地,如今也已成为空旷的遗迹。
对于三菱汽车的离场,不少车主心中充满了感慨。广汽三菱欧蓝德的车主张先生回忆起自己的爱车,依然赞不绝口:“当年买这车,就是看中了它的大空间和四驱性能,带着家人出游,什么路况都不怕。”而东南三菱翼神的拥有者李女士则表示:“我的翼神开起来操控感特别棒,外观时尚,发动机可靠,油耗也不高,现在路上东南三菱的车越来越少了,看到一辆就会想起自己开车的那些美好时光。”
业内人士指出,三菱汽车的黯然离场并非偶然,其在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刻显得迟缓而乏力,末代车型阿图柯不过是换标版的广汽埃安V,且长达六年未推出真正意义上的全新车型,最终在新能源车的洪流中被远远甩在身后。三菱汽车的离场,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兴衰史,更给外资车企在华发展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