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关键原材料——工业硅与多晶硅期货市场呈现出显著的上涨趋势。
7月22日,两大期货品种的主力合约均触及涨停板,其中多晶硅2509合约在本月内的累积涨幅已逼近50%,工业硅2509合约的涨幅也达到了近20%。这一轮由硅料企业发起的提价潮,已持续三周之久,且其影响正逐步向产业链下游蔓延。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数据显示,上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的成交均价达到了4.17万元/吨,较前一周上涨了12.4%。同时,N型颗粒硅的成交均价也上涨至4.10万元/吨,涨幅高达15.2%。工业硅现货的全国综合价格也有所上扬,达到了8851元/吨。
此次硅料企业提价的原因,主要在于多晶硅企业长期亏损运营,为清理库存而不得不以低于综合成本的价格销售。为了符合“不低于成本销售”的法规要求,硅料企业选择了一次性提价至综合成本线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提价趋势正在向下游的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企业传递。
东证期货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孙伟东指出,多晶硅价格要实现真正的上涨,不仅取决于减产措施的落实情况,还依赖于下游各环节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事实上,硅片环节的价格上周已经出现了大幅上涨。据硅业分会统计,N型G10L单晶硅片的成交均价已涨至1.05元/片,涨幅高达22.09%。这一变化既反映了多晶硅价格的上行趋势,也体现了硅片行业整体开工率的略微下降。
与此同时,硅料新单的成交活跃度也有所提升,这显示出硅片企业的观望情绪正在逐渐消散。上周,约有6家企业达成了新订单,整体成交量环比大幅增长。然而,成交价格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现象,价格在4.0万元/吨至4.9万元/吨之间波动。
据硅业分会透露,硅片企业目前已初步达成共识,预计后续将出现新一轮报价上涨。其中,N型G10L的报价将达到1.45元/片,N型G12R的报价为1.65元/片,N型G12的报价则为1.93元/片。相关头部硅片厂已封仓待涨,后续价格能否落地,将主要取决于下游电池、组件等终端市场的接受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业硅与多晶硅期货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广州期货交易所已对这两个品种实施了交易限额措施,以加强市场风险管理,稳定市场预期,并避免市场过度波动对实体产业造成冲击。此举旨在促进光伏产业链的长期稳定发展。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于本周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研讨会,共同探讨光伏行业如何摆脱“内卷式”恶性竞争,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环境。这一会议的召开,无疑将为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