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造太阳”在路上!中国聚变公司获近115亿增资共探未来能源

   时间:2025-07-23 06:17:4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浙能电力(股票代码:SH600023)和中国核电(股票代码:SH601985)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将向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简称“聚变公司”)进行重大投资。

浙能电力公告称,计划投资约7.5亿元人民币,获取聚变公司5%的股权,旨在前瞻性布局核聚变能源领域,确保在能源转型的大潮中保持竞争力。同一天,中国核电也宣布将向聚变公司投资10亿元,此举被视为响应国家未来产业战略发展要求,进一步巩固中央企业在聚变产业中的核心主导地位。

聚变公司成立于1983年,注册于上海市闵行区,原为中核集团下属的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此次增资扩股中,除了浙能电力和中国核电外,还有多家重量级企业参与,包括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重科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些企业共同向聚变公司投资近115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

聚变公司的核心技术是磁约束托卡马克,这是目前核聚变的主流路线之一。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布的《2024年世界聚变展望》,全球共有159台聚变装置,其中托卡马克装置占比近半。聚变公司将以磁约束托卡马克为技术路线,推进“先导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三步走战略,最终实现聚变能的商业化应用。

中国在核聚变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据IAEA报告,中国的EAST托卡马克装置实现了403秒的稳态高约束长脉冲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了世界纪录。EAST装置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自主设计研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中文名为“东方超环”。自2006年运行以来,EAST装置已多次创造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并在前沿物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突破。

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化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核电在公告中指出,可控核聚变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技术突破需要长期的研究和大量的资金投入,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聚变公司短期内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较低,也存在商业化落地失败的风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