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太保系频繁违规,合规管理何时能到位?

   时间:2025-07-22 19:05:26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中国太保旗下的太平洋产险与太平洋寿险因多项违规行为被监管机构重罚,罚款总额高达千万元,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据监管通报,太平洋产险因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投保信息管理不规范,以及报送的报告、数据不准确等问题,被处以472万元罚款。其安徽、河南两家分公司还分别被追加罚款30万元和50万元,相关责任人叶某满等人合计被罚99万元。太平洋寿险则因类似问题,以及给予投保人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等违规行为,被罚353万元,相关责任人赵某等人被罚70万元。两张罚单合计金额达到1074万元。

这并非太保系首次受到重罚。值得注意的是,太平洋产险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叶某蓁在五年内四次因编制或提供虚假报告等违规行为被处罚,但其仍能稳坐关键岗位,这不禁让人对太保系的合规管理产生质疑。

面对监管罚单,太平洋产险和太平洋寿险迅速作出回应,均表示已对违规行为进行整改,并将持续完善合规经营,提高内控管理水平。然而,监管数据却揭示了另一番景象。太平洋产险安徽分公司在整改后,又因虚列费用、异地承保雇主责任险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79万元。太平洋寿险也同样在声称整改完成后,因未按规定报送资料报表等问题被警告并罚款。

太保系的违规手法颇具“套路化”。从财务数据不真实到虚列费用、虚挂中介渠道,再到理赔资料和数据不真实,造假行为频发。太平洋寿险的分支机构也同样存在虚构经济事项套取费用、跨区域经营保险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这些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虚列费用、数据造假和利益输送三大问题上。

叶某蓁的“处罚履历”更是令人咋舌。从下调未决赔案估损金额到编制虚假报告,再到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他频繁因造假行为被罚,却始终未被撤职。这不禁让人质疑中国太保的合规管理和问责机制是否形同虚设。

除了频繁的监管罚单,中国太保的业绩也引发了关注。尽管在2024年交出了“史上最好成绩单”,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64.95%,但到了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却同比骤降18.13%。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投资收益的不稳定。2024年,中国太保的投资收益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大幅上涨,但到了2025年一季度,随着债市、股市回调,投资收益随之下滑,导致净利润减少。

从业务结构来看,太保系的产险和寿险业务仍保持增长态势。然而,违规问题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广泛存在于太保系的多个分公司。这暴露出中国太保在合规管理和内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对于太保系而言,当务之急不是忙于宣称已整改,而是应深入思考合规问题。保险的本质是风险保障,而非资本游戏。合规不是成本,而是企业的生存底线。只有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才能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

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保险企业的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以儆效尤。同时,还应推动保险行业建立健全的自律机制,共同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