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李开复:零一万物AI Agent引领变革,DeepSeek能力不容小觑

   时间:2025-07-22 18:50:23 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李开复近期在AI领域再度迈出重要步伐,宣布推出升级后的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万智”2.0版本,并伴随发布了零一万物的企业级Agent智能体产品。这一消息在7月22日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万智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零一万物的企业级Agent被定位为“超级员工”,具备深度思考和任务规划能力。基于安全沙盒与MCP技术,它能够访问手机和Web端,连接多种企业服务。据透露,该产品已在金融、能源、法律、知识产权、智慧园区等多个场景中得到了应用。

李开复指出,零一万物的企业级Agent目前处于L2推理Agent阶段,与OpenAI最新推出的ChatGPT Agent在技术水平上相当。它具备基于大模型的任务规划能力,能自主判断任务步骤,调度多种工具完成复杂目标,实现了从“工具流执行者”到“人机共同决策者”的转变。

在媒体沟通会上,李开复表示,国内已有许多优秀的开源模型,如Kimi、MiniMax、Qwen等,零一万物愿意使用任何公司的优质开源模型,并且已经在实践中应用。他还提到,尽管DeepSeek的活跃度有所下降,但其能力不容小觑。

零一万物成立于2023年5月,由李开复创办,致力于AI 2.0平台和应用的发展。技术路线上,零一万物曾坚持自研大模型,并在2023年11月6日发布了首款开源预训练大模型Yi-34B。2024年,零一万物推出了首款闭源模型Yi-Large,综合排名位居前列。经过内部对规模定律的推演,零一万物决定放弃原定万亿参数的超大模型Yi-X-Large,转而训练更轻量化、更具商业落地前景的MoE(混合专家)模型Yi-Lightning。

在商业化和应用层面,零一万物主打国外C端、国内B端策略。李开复透露,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B端收入已接近去年全年的收入规模,公司运营状况良好。自2024年11月开始,零一万物加速转型到应用端,与阿里云成立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聚焦轻量化模型,以助力商业落地。零一万物还与苏州高新区联合成立产业大模型基地,聚焦制造、金融等领域。

李开复认为,2025年是AI-First应用爆发年,也是大模型商业化的大考年。AI需要市场,市场也需要AI,行业亟需“性能x性价比”最优解。未来的大模型行业竞争将不再单指模型性能的比拼,更关乎从中台到应用的能力。他强调,Agent正在被重新定义,其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和误解。

李开复将Agent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L1工作流Agent、L2推理Agent和L3多智能体Multi-Agents。L1阶段,Agent主要按人类指令执行指定动作,智能化程度有限。L2阶段,Agent具备任务规划能力,能自主判断任务步骤,完成复杂目标。L3阶段,多个AI Agent将实现有机协作,自主进行任务分配、资源调度与协同优化。

李开复指出,企业AI数智化转型本质上是CEO一把手驱动的AI战略转型工程,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基于万智2.0平台,零一万物选择以“一把手工程”为核心战略,打造真正贴合业务需求的大模型To B解决方案。他强调,AI的价值已从工具、软件发展到服务,未来将以企业获利为导向。

零一万物的商业模式借鉴了Palantir,最终目标之一是打造“行业大模型操作系统”。李开复表示,Palantir的成功在于深度共创,了解企业的痛点和机会。面对AI 2.0时代的行业巨变,传统行业与AI公司的深度共创至关重要。他还提到,“一把手工程”对于推动AI在企业中的核心应用至关重要。

Gartner预测,到2028年,33%的企业级软件应用将整合AI Agent,15%的日常工作任务决策将实现完全自主化。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AI智能体市场前景广阔,目前蕴藏着520亿美元的机会,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020亿美元。

李开复强调,生成式AI驱动的AI 2.0革命比过去的技术革命更为迅猛,正在加速商业落地。AI Agent的颠覆式创新将重构商业世界的业务流程和价值创造。未来十年,企业竞争的分水岭将在于是否具备AI 2.0时代的全局思维与落地能力。企业AI数智化转型需要CEO的全力推动,敢于让AI穿透核心系统、重构价值链条的企业将赢得先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