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眼镜赛道升温,影目CEO:小米入局带动销量翻倍,创业窗口仍存

   时间:2025-07-17 09:36:55 来源:36氪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界,一场围绕AI眼镜的变革正在悄然兴起。曾经,这一领域几乎只受到国有资本的零星关注,但如今,各大产业投资机构和市场化基金纷纷涌入,使得AI眼镜成为了科技投资的新热点。

作为“AR四小龙”之一的影目科技,其CEO杨龙昇见证了这一转变。他表示,影目科技近期完成的B2轮融资,仅用了两个月便成功交割,这轮融资由普华资本、梁溪产发集团和神骐资本(58同城旗下)联合投资,总额达到1.5亿元。在接触了众多投资方后,影目科技凭借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赢得了资本的青睐。

AI眼镜的火爆,离不开大模型技术的推动。Open AI、Deepseek等企业的崛起,点燃了业界探索AI落地的热情,而AI眼镜因其与人类获取信息的眼睛距离极近,且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被视为绝佳的应用场景和入口。这一波热潮的真正起点,可以追溯到2024年meta与老牌眼镜厂商Ray-Ban合作的AI眼镜大获成功,该产品当年销量突破200万台。

在国内,影目科技抢在小米之前,于去年11月发布了AI眼镜INMO AIR3。与市面上大多数AI眼镜不同,INMO AIR3主打AR方向,支持1080P显示、双目全彩,并集成了AI语义交互、空间计算、多屏协同等功能。这款产品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AI眼镜市场的发展。

小米在6月底发布的AI眼镜,更是将这一热潮推向了新的高度。杨龙昇透露,自小米入局以来,智能眼镜大盘的流量激增十倍,各家眼镜厂商今年的销量预计也将有两三倍的提升。他表示,小米的入局对整个行业是好事,不仅带动了市场的关注度,还促进了整个市场的教育和认知度的提升。

然而,AI眼镜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类玩家:一类是互联网大厂,如小米、百度;一类是AR眼镜厂商,如影目科技、Xreal、Rokid、雷鸟等;还有一类是没有眼镜经验但寻求转型的新入局者,如闪极、华强北等厂商。尽管市场参与者众多,但真正实现产品成熟、用户验证、商业路径清晰的企业仍属少数。

杨龙昇认为,未来AI眼镜市场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硬件方面,AI眼镜需要实现轻量化、小型化,以满足用户长时间佩戴的需求;同时,光学显示也是关键,厂商需要不断提升显示效果和降低成本。在AI能力上,厂商需要利用好AI技术,提升数据获取和空间计算等能力,以避免同质化竞争。在供应链层面,厂商需要降低硬件成本,加速AI眼镜进入大众市场。

尽管大厂已经入局,但杨龙昇认为创业公司仍有两三年的窗口期可以发展成为头部品牌。他表示,影目科技在市占率、产品领先性等方面都优于大厂,且已经与亚洲眼镜合作开设了第一家线下品牌店。在降低成本方面,影目科技通过国产化方案,已经将眼镜成本降低了约30%,并计划在未来将国产化率提升至90%以上。

对于AI眼镜的未来,杨龙昇充满信心。他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AI眼镜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他也表示,AI眼镜的发展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和创新,才能推动这一领域不断向前发展。

在“百镜大战”即将开启之际,杨龙昇表示,影目科技将继续围绕硬件、AI能力和供应链三个方面进行布局,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他也希望更多的创业者和投资者能够加入到这一领域中来,共同推动AI眼镜市场的繁荣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