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编程工具领域迎来了一场戏剧性的收购风波,最终由Cognition公司成功接手Windsurf,为这场持续近两个月的争夺战画上了初步句号。
Windsurf,这一备受瞩目的AI编程平台,原本有望加入OpenAI的大家庭。早在5月,业界就盛传OpenAI将以约30亿美元的价格将其收入囊中。然而,这一交易却因微软的反对而告吹。据悉,微软作为OpenAI的最大投资方,对Windsurf可能成为其旗下Copilot的直接竞争对手表示担忧,从而阻止了这笔交易的达成。
正当OpenAI与Windsurf的交易陷入僵局之际,谷歌迅速介入。谷歌没有选择全面收购,而是采取了“授权+招聘”的策略,斥资24亿美元获得Windsurf部分技术的非独占授权,并挖走了包括CEO Varun Mohan在内的多位核心成员。这些人才将加入谷歌的DeepMind团队,专注于代理式编码(Agentic coding)的研究,特别是围绕Gemini模型展开工作。
谷歌的此举无疑给Windsurf带来了重创。创始人及部分核心团队的离职,让Windsurf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面对这一困境,Windsurf的业务负责人Jeff Wang临危受命,出任临时CEO,并携手新任总裁Graham Moreno,试图带领公司走出困境。
然而,就在谷歌宣布挖角后不久,Cognition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cott Wu宣布了一项令人意外的收购计划——Cognition将全面接手Windsurf,包括其知识产权、产品、商标品牌以及稳健的业务体系。更重要的是,Cognition还吸纳了Windsurf的顶级人才团队,为双方的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
Scott Wu在致Cognition团队的内部信中,详细阐述了这笔交易的重要性和意义。他表示,通过这次收购,Cognition将获得Windsurf深受喜爱的产品和强劲业务,包括Windsurf IDE、知识产权、年经常性收入以及超过350家的企业客户。同时,他还承诺将确保Windsurf全体员工都能获得此次交易的财务回报,并取消已获股权的vesting cliff,实现完全加速行权。
对于Cognition而言,这次收购无疑将加速其推进“构建软件工程未来”的使命。随着Devin产品的快速普及和客户群的持续扩大,结合Windsurf的IDE产品和成熟的GTM策略,Cognition将迎来巨大的新机遇。
另一方面,Windsurf的创始人Varun Mohan以其敢于转向和快速迭代的精神著称。他信奉“今天就该否掉昨天的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多次带领公司转型,最终将Windsurf打造成为AI编程工具领域的佼佼者。此次加入谷歌DeepMind团队,他能否继续保持这种前进速度,将是对他的一大考验。
此次收购案也引发了业界对AI编程工具竞争的广泛讨论。随着Claude Code的爆发式增长,一些开发者开始质疑Cursor/Windsurf等UI封装工具的价值。他们认为,在命令行代理工具开发成本较低、上手体验简单的背景下,分叉一个完整IDE并投入大量成本可能并不明智。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只要本地模型或开源模型能够在未来两年内赶上来,这些UI封装工具仍有机会围绕用户体验进行创新。
无论如何,这场收购风波已经让AI编程工具领域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Cognition与Windsurf的融合能否产生1+1>2的效果,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