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充电宝新国标严管下,行业乱象能否终结?安全升级迫在眉睫!

   时间:2025-07-16 19:06:2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充电宝行业风波不断,从高校禁用、大规模召回,到禁止携带上飞机、快递企业拒收,一系列事件使得消费者对该行业的信任度急剧下降。

为规范市场,有关部门规定自2024年8月起,市面上销售的充电宝均需带有3C标识,这标志着“无证”产品将逐步退出市场舞台。然而,即便充电宝符合认证标准,安全问题依旧频发,核心原因在于电芯的质量。

充电宝由电芯、电路板、外壳三大部件构成,其中电芯作为核心部件,其品质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安全底线。罗马仕、安克等品牌发布的召回公告均指出,电芯供应链的问题是导致安全事故的根源。

目前,充电宝厂家普遍采用对外采购电芯的模式,与专业电池厂合作并签订严格的规格书,以确保原料和工艺达标。然而,一些供应商为降低成本,擅自更改原料或简化工艺流程,如使用薄隔膜,这极易导致短路和起火。劣质电芯的循环寿命短,易引发电池鼓胀、干涸等故障。

市场竞争的加剧也是导致充电宝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为了在价格战中取得优势,部分厂商在电芯和电路保护上偷工减料。优质电芯的成本高达40至50元,加上其他部件及渠道、营销费用,百元内的充电宝利润空间极为有限。

大规模召回事件暴露出充电宝行业对供应链的监管存在漏洞,同时也释放出行业安全标准与监管急需升级的信号。为此,充电宝新国标应运而生。

新国标不仅对关键材料和生产工艺提出了明确要求,还首次引入了老化使用后的安全性风险评估,旨在评估长期使用后的潜在隐患。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更严格的移动电源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已公开征集意见。

新国标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多项提升安全性的措施,如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短路保护等,并加强了锂离子电池的过充电、挤压、热滥用、针刺等试验要求。这些试验将确保充电宝在极端情况下仍能安全使用。

新国标还对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锂离子电池、电池组、充电宝的关键生产过程工艺提出了明确要求,以确保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同时,新国标还首次引入了老化后的安全性评估,要求对循环充放电后的电池进行锂枝晶析出检测,以防止电芯老化导致自燃。

新国标还新增了安全监测与评估的内容,要求充电宝具备智能监测功能,实时监控电池电压、温度等数据,并考虑新增容量、电压智能调节、设备间交互通信等功能,以预防热失控事故。

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安全保护、电池特殊安全要求及材料、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等要求,新国标将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遏制劣质产品泛滥,淘汰低质产能,从而降低产品安全隐患。随着行业标准日趋完善和监管要求持续提升,充电宝行业有望逐步重建消费者信任。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