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近期与《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前总编辑殷阿笛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探讨了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与发展。
李彦宏首先回顾了百度的成长历程。自2000年作为搜索引擎平台诞生以来,百度已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少数能够提供完整AI技术栈的公司之一。其核心业务覆盖了移动、云、智能驾驶等多个领域,吸引了数亿用户和数十万企业客户。特别是在2023年,百度推出了与ChatGPT类似的大语言模型产品文心一言,迅速积累了超过3亿用户。
李彦宏详细介绍了文心一言的发展历程。他指出,百度凭借在AI领域的长期投资和技术积累,得以快速推出这一产品。自发布以来,文心一言不仅在功能上不断优化,还在响应速度和推理成本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百度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场景的语言模型,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通过技术革新,百度成功将推理成本降低了约99%,使得文心一言的应用更加广泛和经济。
殷阿笛提到,从全球视角来看,AI尤其是生成式AI的发布引发了巨大的兴奋浪潮。然而,似乎并未出现预期中的大量创新产品。对此,李彦宏认为,技术浪潮中的泡沫是不可避免的。当技术未能达到人们的期望时,失望情绪就会产生。但这样的过程也有助于淘汰虚假的创新,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李彦宏表示,目前AI行业正经历这样的阶段,虽然比去年更冷静,但也更加健康。
在谈到商业模式时,李彦宏指出,最先进的大语言模型大多是闭源的。他解释了闭源与开源的不同,并强调闭源模式能够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和技术优势。百度通过为外部云计算客户和内部应用程序提供API服务,收取推理成本费用,形成了稳定的商业模式。
李彦宏还分享了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展。他表示,百度已经投资自动驾驶技术十多年,目前在武汉等地提供了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虽然无人驾驶出租车还面临监管等挑战,但李彦宏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逐步完善,无人驾驶出租车将成为主流服务。
针对AI对就业的影响,李彦宏表示,虽然AI会取代一些传统岗位,但也会创造更多新的就业机会。他乐观地认为,AI革命将带来更加舒适、体面的工作,人类有足够的时间为这一转变做好准备。
在谈到中国生成式AI发展的特点时,李彦宏指出,中国更重视应用驱动。许多初创公司都在探索如何利用基础模型创造新的应用程序。百度也在基于文心一言的基础模型,重构每个产品,特别是搜索业务。现在,超过18%的搜索结果都是由文心一言生成的。
针对数据安全问题,李彦宏强调,百度作为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用户隐私。公司内部设有数据合规委员会,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
在回答观众提问时,李彦宏表示,虽然AI的应用会消耗一定的电力资源,但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创造价值,生成式AI将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李彦宏还展望了未来的技术趋势。他认为,生成式AI将赋予普通人成为程序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五到十年后,人们将能够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编程,创造有价值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