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A股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沪深两市的成交额已连续34个交易日超过万亿元大关。这一轮市场上行与成交量激增的背后,新股民的涌入、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积极参与、外资的流入以及融资融券资金的活跃,共同推动了市场的繁荣。
作为衡量市场情绪的重要指标之一,融资融券(简称“两融”)资金的动态备受瞩目。数据显示,两融余额近期持续攀升,刷新了三个月以来的新高。截至7月14日,两融余额已达18853.90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25%。尤为这一余额已连续六个交易日呈现增长态势。
具体到融资余额方面,从7月7日至14日,A股市场每日的融资净买入额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63.59亿元、54.88亿元、38.43亿元、47.68亿元、20.82亿元和97.38亿元。进入7月以来,A股的融资净买入额累计已超过300亿元,显示出投资者对市场的强烈信心。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资本金融系教授胡继晔指出,两融余额的增加不仅反映了投资者信心的增强,也与市场的整体表现密切相关。例如,沪指重返3500点,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有望吸引更多场外资金入市。随着A股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的加速披露,盈利改善的主线将更加清晰,这也为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从行业角度来看,在两融余额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申万所属的31个行业中,有24个行业的融资余额实现了增加。其中,有色金属、电力设备、非银金融、计算机和电子等行业在近一个月的融资净买入额中名列前茅。以非银金融行业为例,7月以来该行业的融资余额增加了45.36亿元,同期万得券商指数的累计涨幅也接近3%。
在个股层面,7月以来有150家A股公司获得了融资客的加仓,加仓金额超过1亿元。其中,浦发银行、东山精密、比亚迪、紫金矿业等个股的融资净买入额均位居前列。这些个股的强劲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它们的看好。
两融业务的稳健发展态势也值得关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两融个人投资者数量已达到747.99万,较去年底新增了25.21万。这显示出个人投资者对信用交易工具的接纳度在持续提升。虽然机构投资者数量略有减少,但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部分机构调整了风险偏好所致,并不影响两融业务的整体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