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宿州市,一幅现代农业科技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黄淮海(宿州)种业科技谷内,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生物育种中心的人工气候室里,科研人员正细心观察着育种材料的生长情况,这一幕被镜头捕捉,定格为一幅充满希望的画面。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逐步推进,中国经济展现出了新的活力与成就。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新闻发布会上,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数据揭示了创新、民生与绿色发展方面的显著进步。
创新,正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研发经费的投入规模大幅增长,研发投入强度已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更令人振奋的是,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研发人员队伍,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层出不穷,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这些人才储备,如同创新的源泉,不断推动着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在民生领域,中国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保持在95%以上的高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医疗资源的分布更加均衡,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数亿人次。同时,针对“一老一小”群体的保障措施也不断加强,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托位数大幅增长,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绿色发展方面,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在存量优化和增量扩大的双重推动下,主要高耗能行业的能效标杆产能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实现翻番。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单位GDP能耗大幅下降,主要资源产出率显著提高。长江、黄河的水质持续改善,绿色生活方式逐渐成为社会主流。
在交通出行方面,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不断完善,高铁运营里程位居世界前列。生鲜产品的物流效率大幅提升,从田间地头到居民餐桌的时间大大缩短。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彰显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雄厚实力。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同样令人瞩目。在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实现快速增长,一级能效家电的销售额占比也大幅提高。这些变化不仅促进了消费和投资的扩大,还有效推动了节能降碳和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