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投资本(600061.SH)高层管理团队发生了重大变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系列人事调整始于7月初,当公司总经理陆俊因工作调动宣布离职,随后由新任董事长崔宏琴暂代总经理职责。
陆俊,这位1970年出生的国投“老将”,在担任总经理职务仅一年多后离开了岗位。他曾历任国投泰康信托副总经理、国投资本副总经理等多个要职,2024年的税前报酬为38.82万元。陆俊的离职为国投资本的管理层留下了空缺,也为后续的权力更迭埋下了伏笔。
崔宏琴,这位52岁的高级会计师,于6月30日被正式选举为国投资本的新任董事长。她接替的是6月10日因工作调动而离职的前董事长段文务。段文务同样拥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曾在国投集团及国投证券等多个重要岗位任职。此次人事变动不仅标志着国投资本管理层的更迭,也预示着公司战略方向可能的新调整。
而国投资本的子公司国投证券,也在近期迎来了重大人事变动。7月8日,国投证券宣布王苏望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一人身兼两职。王苏望于2023年7月通过市场化招聘加入国投证券,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从副总经理到总经理,再到董事长的“两级跳”。他的上任无疑为国投证券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期待。
国投资本旗下拥有证券、信托、基金、期货四大金融板块,其中,国投证券的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国投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07.84亿元,同比增长1.95%,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增30.49%至25.3亿元。这一业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自营业务的强劲表现。然而,与此同时,信托、期货板块却面临利润持续缩水的困境,基金业务也遭遇规模与业绩的双重压力。
国投泰康信托,作为国投资本的重要子公司之一,近年来经营业绩并不理想。2024年,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双降,这主要受到市场环境变化、公司内部治理及业务结构不够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尽管背靠国投资本和泰康保险两大股东,但国投泰康信托仍未能逃脱行业周期性规律的束缚。
国投瑞银基金,则是另一家备受关注的子公司。近年来,其基金管理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权益团队的投资风格却备受争议。在王彦杰出任总经理后,公司走出了规模下滑的困境,但权益团队大力押注新能源赛道的做法也引发了不少质疑。近三年来,大量产品跑输业绩基准,导致部分投资者对公司失去信心。
期货板块方面,国投期货也面临着净利润连续下滑的困境。自2021年净利润达到历史新高后,国投期货的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下降。这主要受到期货行业传统经纪业务盈利能力下降、交易所返还政策调整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尽管四大金融板块业绩表现参差不齐,但国投资本整体仍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虽然同比下降13.76%,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增长14.32%。这一增利不增收的现象,也反映了当前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随着崔宏琴的上任及陆俊的离职,国投资本管理层的新一轮调整已经拉开序幕。未来,公司将在战略延续性与调整的平衡、团队稳定与人才流失风险以及市场波动及业绩增长的挑战中寻求突破。这位“70后”女掌门能否带领国投资本走出困境、实现新的飞跃,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