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宁德时代转型:智能出行、海外扩张,直面消费者新篇章

   时间:2025-07-09 21:37:47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宁德时代,这位动力电池领域的巨头,近日宣布与蚂蚁集团、哈啰出行携手,共同投资30亿元人民币成立造父智能科技,进军Robotaxi领域。然而,这一举措并非宁德时代在该领域的初次尝试。

早在今年2月,宁德时代已与Robotaxi行业的领头羊百度达成合作协议,为其提供动力电池、换电服务及滑板底盘技术等支持。这一合作方案与后来为哈啰出行提供的方案颇为相似,显示出宁德时代在Robotaxi产业链上的深入布局。

不仅如此,宁德时代还与北汽新能源建立了类似合作,并通过这一桥梁,与同样处于Robotaxi行业第一梯队的小马智行产生了交集。这些动作无疑表明,宁德时代正借助整车企业,稳步渗透进Robotaxi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宁德时代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它不仅局限于Robotaxi这一应用场景,更试图通过多元化的路径,拓宽对未来智能出行主导权的掌控范围。从海外建厂、剥离传统制造资产,到投资智能科技企业,再到从B端主机厂供应商向C端消费者服务商的转型,宁德时代的每一步都彰显出其成为新出行生态主导者的决心。

面对国内市场产能过剩的现状,宁德时代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尤其是在动力电池产能与利润双重压力之下,海外扩张成为了其首要任务。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明确表示,海外市场已成为公司的战略重心。

资本市场的动作紧随其后。今年5月,宁德时代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约328.85亿元人民币。其中,90%的资金将用于海外产能建设,特别是匈牙利工厂的一期和二期项目。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向该项目投入约7亿欧元。

宁德时代的海外布局不仅限于中东欧地区。它在德国图林根州投资建设的电池工厂总投资达18亿欧元,并与Stellantis集团在西班牙合建了一座投资额高达40.38亿欧元的磷酸铁锂电池工厂。宁德时代联席董事长潘健透露,今年还可能宣布与欧洲主机厂的新合资工厂项目。

在东南亚,宁德时代的动作同样频繁。今年6月,其与印尼国有电池公司合资的动力电池工厂正式开工,初期产能达6.9GWh,总投资近506亿元人民币,预计2026年底投入运营,将成为该地区最大的电池工厂。

宁德时代这一系列海外扩张的背后,是国内市场增长乏力的现实。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9.7%,为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尽管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销量分别增长18.85%和34.32%,但受国内价格战影响,营收未能同步增长。同时,业内普遍担忧产能过剩问题,预计2025年国内动力电池产能将达3000GWh,而需求仅有1200GWh。

相比之下,全球市场仍有巨大缺口。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全球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同比增幅高达38.5%。更关键的是利润率的差异,2024年财报显示,宁德时代海外业务毛利率为29.5%,同比增长4.3%,而国内仅为22.3%。

在业务层面,宁德时代的投资和布局正在从传统电池制造业上游,逐步转向智能化方向。近年来,它已减持或退出了多家传统材料、设备企业的股份,转而投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矿山无人驾驶、具身智能、eVTOL以及Robotaxi等新兴领域。

同时,宁德时代也不再满足于“电池供应商”的定位。与百度、哈啰出行、北汽等企业的合作,除电池外还包括换电系统与滑板底盘等技术。尤其是滑板底盘技术,它通过将动力总成集成于底盘之上,使得上车体可模块化定制,适用于Robotaxi等对差异化要求不高的车型,有助于降低整车开发成本,加速自动驾驶的规模化落地。

宁德时代正通过换电业务、品牌合作以及建立新能源生活广场等方式,逐步拉近与C端消费者的距离。例如,它与蔚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换电网络;与中国石化计划共建不少于500座换电站;并与多家主机厂联合发布换电车型,建立起规模化的产业联盟。

宁德时代,这艘曾以规模著称的动力电池巨轮,如今正悄然调整航向与结构,将舰队布满新的海域,向着智能生态与消费者服务的全新领域进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