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下半年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中的银行板块表现亮眼,多家银行股票价格刷新历史记录。
7月1日,A股42家上市银行集体飘红,其中多只股票的涨幅超过2%。根据Wind数据,银行板块的主力资金净流入达到26.57亿元,整体涨幅达到1.54%。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和厦门银行在这一天均创下了股价新高。
回顾上半年,银行板块受益于高股息投资策略的追捧,中长期资金如保险资金加速入市,频频举牌上市银行。同时,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中央汇金持续增持,ETF等指数基金也大幅加仓。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银行板块持续上涨,多只个股屡创新高。据统计,上半年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兴业银行等10只个股的累计涨幅超过20%。
7月1日,银行板块的全面上涨势头得以延续,42家上市银行全部上涨。其中,苏州银行大涨5.13%,厦门银行和杭州银行的涨幅也均超过3%,共有13只银行股的涨幅超过2%。
近几个交易日共有16家上市银行刷新了股价纪录,包括五大国有银行以及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还有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城商行。这些银行分别在近期创下历史新高。
上半年,银行板块指数累计涨幅达到14.32%,远超沪深300指数的涨幅,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二。截至6月30日,A股银行板块的总市值攀升至15.44万亿元,占上市公司板块总市值的比例为14.74%,市值增幅约1.87万亿元。
从个股表现来看,浦发银行以34.89%的累计涨幅位居上半年涨幅榜榜首,青岛银行紧随其后,涨幅达到32.43%。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渝农商行等多只个股的累计涨幅也超过20%。
然而,也有部分个股表现不佳。例如,郑州银行上半年累计下跌1.9%,邮储银行、兰州银行和华夏银行的累计涨幅均不足5%。共有13家上市银行的累计涨幅低于10%。
银行板块近年来的强劲表现,在今年上半年得以延续。分析人士指出,与2023年和2024年相比,今年以来银行板块的红利价值逻辑有所降温,但政策红利下的资金裂变成为主导银行估值重塑的核心因素。中长期资金如保险资金的加速入市,公募基金欠配调仓,汇金增持以及被动型指数ETF的发展等,都为银行板块带来了增量资金。
作为中长期资金的代表,保险资金年内继续大举增持银行股。据统计,年内包括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获得保险公司举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也积极增持银行股份。例如,中国信达旗下的信达投资增持浦发银行可转债并转股,持股比例达到3.01%。
银行股普遍具有体量大、估值低、股息率高的特点,是大型险资偏好的投资标的。6月下旬,A股上市银行进入2024年度现金分红密集期。截至目前,已有26家银行实施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加上已实施的中期分红,年度分红合计已达4273.83亿元。
据统计,2024年A股上市银行现金分红总额预计将达6319.56亿元,较去年增加近200亿元,增幅为3.03%。从分红力度来看,绝大多数上市银行都提高了分红总额。六大国有银行的分红总额合计超过4200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现金分红总额均达到千亿元规模。
尽管面临业绩增长放缓和净息差缩窄的挑战,但A股上市银行仍纷纷推出中期分红方案,以增加现金分红频次和提升投资者回报感。然而,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的经营业绩同比下滑队伍有所扩大,净息差进一步降至历史新低。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多家券商研究所在最新的研报中仍对银行板块保持乐观看法。他们认为,以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配置需求将提升,板块的股息配置价值吸引力将持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