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亚马逊中国造商品涨价潮来袭,背后推手竟是政策?

   时间:2025-07-02 13:03:46 来源:大数跨境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亚马逊平台上的中国制造商品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上涨风暴。进入五月,这股涨价潮不仅势头迅猛,而且波及范围日益扩大,从个别商品逐渐蔓延至多个日常高频消费品类别。

据第三方数据平台SmartScout统计,自四月中旬以来,亚马逊上已有近千种商品调整了售价,平均涨幅接近三成。另一数据服务商DataWeave的数据也显示,从今年年初至六月中旬,明确标注为中国制造的1400多款商品,价格中位数上涨了2.6%。这一涨幅虽看似温和,但已超越了同期美国的核心通胀率,反映出跨境卖家正逐步放弃价格战策略,转而采取提价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涨价并非局限于特定品类,而是呈现出向日常刚需商品扩散的趋势。科技配件、女装、厨房用品、家用锅具等,这些以往被视为性价比代名词的商品,如今价格普遍上扬。例如,知名移动电源品牌Anker的产品售价上涨了约25%,而主打环保涂层的GreenPan煎锅价格更是几乎翻倍。

深入分析此番涨价背后的原因,政策因素成为了主要推手。当前,美国对中国产品普遍征收10%的基础关税,对于钢铁等特定产品,加税力度更是高达50%,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税率也达到了25%。更为严峻的是,自六月二十三日起,美国针对钢铁的新一轮加税政策正式实施,这将进一步推高包括厨房电器、五金工具在内的商品成本。

除了关税调整,进口包裹的规则也发生了变化。以往,中国平台能够利用“800美元以内商品免税”的小额包裹政策,以较低成本大批量发货。然而,这一政策通道现已关闭,导致Temu等平台也不得不宣布涨价。在Temu上,一双原本标价14美元的鞋子,如今已涨至27美元,涨幅惊人。

尽管亚马逊试图淡化此次涨价的影响,声称涨价商品仅占平台前十万热销商品的1%,且多为6%以内的小幅调整。然而,对于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和依赖低价策略的卖家而言,这一变化已经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冲击。中国制造在亚马逊上的价格优势,正逐渐减弱。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