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大东南跨界路漫漫,上市17年利润徘徊,新能源能否成救赎?

   时间:2025-07-01 21:39:51 来源:金融界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大东南股价近期异常波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从6月24日至6月30日,该公司股价连续涨停,累计涨幅高达61.33%。然而,进入7月1日,股价虽早盘再度涨停,但随后却震荡下跌,这一走势令人咋舌。

此番股价飙升的背后,与大东南涉足固态电池领域不无关系。据同花顺数据显示,大东南的铝塑膜已具备生产固态电池软包的能力,同时,其子公司的新能源金属化薄膜也已形成生产规模。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大东南已成功跨界新能源领域,并意图借助新能源的东风,实现企业的飞跃。

回顾大东南的发展历程,新能源并非其首次跨界尝试。自2000年成立以来,大东南主营业务为塑料薄膜及包装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涵盖多个领域。然而,随着传统产品市场的低迷,大东南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2011年,公司涉足新能源领域,投资锂电池隔离膜及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项目,标志着其跨界之旅的开始。

此后,大东南在新能源领域的动作不断。2013年成立绿海新能源子公司,推进高能力动力锂电池产业化;2015年拟募资建设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项目,进一步强化新能源产业链。然而,新能源并非大东南跨界的唯一选择。2014年,公司尝试跨界游戏产业,以高价收购上海游唐网络100%股权,但这一尝试并未能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成为公司多元化战略的一大败笔。

高溢价收购游唐网络后,大东南并未能如愿获得稳定的业绩增长。游唐网络未能兑现业绩承诺,导致大东南财务压力增大。最终,在2019年,大东南以远低于收购价的价格出售了游唐网络,这一跨界尝试以失败告终。此次跨界不仅给大东南带来了财务上的损失,还因业绩连续亏损触发了退市风险警示条款,公司最终被ST。

新控股股东入主后,大东南开始回归膜产品主业,改善盈利能力。近年来,公司业绩有所回升,但新能源业务并未能成为公司的又一业务支撑。目前,大东南的主营产品包括BOPP膜(电容膜)、BOPET膜、光学膜和CPP膜。其中,只有BOPP膜(电容膜)能够成为业绩支撑,其他产品毛利率较低,甚至为负。

尽管新能源业务尚未能为大东南带来显著的利润贡献,但公司并未放弃这一领域。子公司宁波万象启动的“年产1200吨新能源金属化薄膜及电容器测试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6月将完成。大东南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旨在通过大数据分析,使用定制的原料和设备,实现对国外顶尖电容薄膜厂商的“弯道超车”。

然而,跨界新能源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从2011年至今,尽管新能源业务未像游戏一样严重拖累大东南的发展,但也未能成为公司的又一利润支柱。目前,大东南的整体利润收入徘徊在较低水平,远不及上市之初。17年的上市历程中,大东南的跨界尝试有成功也有失败,留给行业的不仅是一个跨界的故事,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投资应理智,跨界需谨慎。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