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外媒披露,全球出行巨头优步正与其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进行初步协商,意在投资并协助其收购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的美国分公司。这一消息标志着优步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尽管目前交易的具体条款及优步在小马智行美国分公司中的角色尚未明晰。
优步近年来在自动驾驶领域动作频频,已与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先锋企业建立了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迅速在中东及国际市场构建起Robotaxi服务网络。此番对小马智行的潜在投资,被视为优步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的关键一步。
与此同时,特斯拉正面临销量与盈利的双重挑战。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同比下滑13%,整车销售毛利率仅为11.3%,碳排放配额收入占净利润比例竟高达141.7%。更糟糕的是,特斯拉寄予厚望的Robotaxi内测因技术故障引发安全争议,商业化前景蒙上阴影。此时,小米汽车凭借“高配低价”策略,以YU7车型精准对标特斯拉Model Y,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优步采取了不依赖单一技术路线的开放策略,在特斯拉Robotaxi仍处于内测之际,已携手小马智行等中国企业,以中东为起点,成功部署了500辆自动驾驶车队,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拓展至15座国际城市。这一迂回策略被视为对特斯拉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的精准狙击,也让市场对特斯拉万亿美元估值中的自动驾驶泡沫产生更多质疑。
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虽大,但从市场表现和财务数据来看,这一“远水”难以解近渴。特斯拉核心业务,尤其是汽车销量,正遭遇严峻挑战。2024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1.1%,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大幅下滑13%。在中国、德国、英国等主要市场,特斯拉销量均显著下滑,创新能力衰退,主打车型迭代缓慢,消费者审美疲劳,加之承诺的亲民车型Model 2/Q迟迟未推出,销量失速在所难免。
盈利能力方面,特斯拉同样遭受重创。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整车销售毛利率仅为11.3%,剔除FSD订阅收入后,实际毛利率更是低至9.5%。相比之下,比亚迪2024年汽车销售毛利率达到22.3%,远超特斯拉。特斯拉甚至依赖碳排放配额收入维持盈利,凸显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疲软。
马斯克启动的Robotaxi内测被视为特斯拉的“最后一张牌”,但内测过程中频发的技术问题,如误入对向车道、突然急刹等,引发了市场对Robotaxi短期内商业化落地的担忧。FSD作为特斯拉自动驾驶业务的核心,其订阅收入增长远未达到预期,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业务泡沫风险日益凸显。
小米汽车的强势崛起,尤其是YU7车型的发布,对特斯拉构成了直接威胁。YU7凭借高性价比和出色的营销策略,在预定开启后短时间内订单量飙升,对特斯拉Model Y构成了巨大挑战。小米YU7的火爆不仅影响了特斯拉,还波及了整个25万-35万元纯电SUV市场,小鹏、蔚来、理想等新能源汽车品牌股价应声下跌。
面对小米汽车的冲击,特斯拉需要尽快解决自动驾驶业务的技术和商业化难题,以提振业绩。而优步则通过一系列合作与资本运作,在自动驾驶领域实现了精准卡位,为自动驾驶服务的全球化商业化开辟了新道路。这一系列动作无疑将降低市场对特斯拉自动驾驶业务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放大其销量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