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针对主板风险警示股票的交易规则进行了重要调整,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计划中的一项关键变动是将主板ST及*ST股票的涨跌幅限制由现行的5%放宽至10%,此举意在使这些高风险股票的交易规则与普通股票趋于一致。据统计,目前A股市场中,风险警示板块共涵盖179只个股,其中主板公司占据132席。
新规征求意见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主板风险警示板块即刻展现出显著的市场反应。板块内近七成的个股录得上涨,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有16只股票触及涨停板。市场的这一积极表现,似乎预示着投资者对于新规则的期待与认可。
回顾历史,主板ST股票的5%涨跌幅限制制度自1998年实施以来,虽有效起到了风险警示作用,但也逐渐暴露出影响市场定价效率的弊端。近年来,科创板与创业板在改革进程中已先行一步,将风险警示股票的涨跌幅限制与其他股票统一,分别设定为20%。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良好,有效减少了极端价格波动现象。
此次沪深交易所对主板风险警示股票交易规则的调整,主要基于三大考量:一是提升市场定价效率,使股票价格能在更宽广的区间内反映市场信息;二是减少板块内部机制差异,实现板块内各类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的一致性;三是预期通过放宽限制,能够缓解主板风险警示股票的剧烈波动,减少连续涨停或跌停的情况发生。
市场对新规的反应迅速而热烈。新规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主板风险警示板块内共有88只个股上涨,占比接近七成。其中,ST仁东、ST英飞拓、ST惠程等16只股票更是强势涨停,仅ST信通一家股票跌停。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旧规则下,年初以来仍有ST宇顺、ST信通、ST亚振等多只个股逆市上扬,展现出强劲的市场表现。
涨跌幅限制的放宽,意味着股票日内价格波动空间将显著扩大。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投资者在参与风险警示股票交易时,需深入了解风险警示制度、交易规则以及被实施风险警示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同时,应特别关注相关提示性公告,结合自身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做出投资决策。
面对更大的价格波动空间,投资者可能面临更高的单日亏损风险。尤其是ST股票,往往伴随着保壳、重组等热门题材,容易吸引投机者的短期炒作。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应优先考虑那些“摘帽”确定性较高的ST股票,并严格控制仓位,严守止损纪律,避免盲目跟风追涨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