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营销巨头蓝色光标近日宣布,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意在拓宽融资渠道,加速其全球化布局和技术创新步伐。这家在深交所创业板已上市多年的公司,将以新的姿态进军港股市场。
蓝色光标自1996年成立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营销行业的佼佼者。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市场调研报告显示,蓝色光标不仅是中国最大的营销公司,还是全球前十大营销传播公司中唯一的中国面孔,位列第十。其业务范围遍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收入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366.83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607.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7%。
蓝色光标的主营业务涵盖出海跨境营销服务、境内整合营销服务和境内全案广告服务三大板块。其中,出海跨境营销服务贡献最大,2024年收入达到483.33亿元,占总收入的79.5%。然而,这一板块的毛利率却相对较低,2024年仅为1.7%,远低于境内业务。这主要是由于出海业务高度依赖全球头部媒体平台如meta、谷歌和TikTok等,这些平台提供的返点有限,导致海外业务成本高昂。
尽管面临毛利率低的挑战,蓝色光标并未停下发展的脚步。公司指出,其最大的成本在于媒体费用,这既是业务开展的必要支出,也是行业竞争的焦点。为了提升竞争力,蓝色光标正积极寻求转型,计划通过香港IPO筹集资金,用于增强AI研发、出海全球业务网络建设、提升国内服务能力、潜在收购或投资以及日常运营。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蓝色光标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公司开发了专为营销行业打造的大模型应用引擎Blue AI,旨在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2024年,由AI驱动的业务已为公司带来约12亿元的毛收入。蓝色光标还推出了“元宇宙123”战略,探索新的商业机会,进一步拓展其业务版图。
蓝色光标的出海跨境营销服务虽然毛利率较低,但其收入规模的不断扩大显示了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力。为了提升毛利率,蓝色光标计划推动出海业务从代理模式向本地化运营和技术驱动型转变,更紧密地连接出海客户,并发展其专有的流量池。这将有助于公司在全球市场上建立更加稳固的地位。
在境内市场,蓝色光标同样表现出色。其整合营销服务和全案广告服务覆盖了公关服务、社交媒体营销、大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营销解决方案。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蓝色光标将继续提升其在境内的服务能力,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然而,营销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技术迭代也带来了“去中介化”的冲击。品牌和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通过AI工具自主完成基础营销素材制作,部分中小企业甚至能够实现“零媒介代理”的自运营。这对蓝色光标等传统营销公司构成了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蓝色光标正加大在AI技术上的投入,力求通过技术创新构建技术壁垒,实现从媒体代理中介向营销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
港股市场对于蓝色光标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起点。通过赴港上市,公司将获得更加多元的融资渠道,有助于缓解资金压力,进一步投入到技术研发与业务拓展中。同时,港股市场的国际化背景和投资者结构也将为蓝色光标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投资者而言,蓝色光标的港股上市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投资者需要关注公司的AI技术落地进度、出海业务毛利率改善幅度以及元宇宙战略的商业化成效。这些关键指标不仅将决定蓝色光标的估值重塑,还将反映出中国营销服务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突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