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博物馆文创热卖,情绪价值消费成新潮流?

   时间:2025-07-01 12:02:59 来源:参考消息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精致小巧的收藏品热情高涨,这股风潮也悄然影响了国内各大博物馆。为了贴近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各大文化场馆纷纷推出富有创意的新商品系列。

在众多博物馆商品中,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凤冠冰箱贴尤为引人注目,销量已突破百万大关。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商品的受欢迎程度,也反映出国内“情绪价值消费”的蓬勃态势。

故宫博物院作为文化地标,其商店同样生意兴隆。据曾在故宫实习的雷恩·赵透露,约有三四成的游客会购买至少一两件商品。随着旅游业的全面复苏,去年全国博物馆的客流量近15亿人次,为博物馆商品的热销提供了坚实基础。

故宫博物院的财务报告显示,2023年商业运营收入,包括商品零售在内,达到8400多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这一增长趋势不仅验证了博物馆商品的市场潜力,也促使更多文化场馆积极探索这一领域。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认为,博物馆通过商品零售增加收入的做法切实可行。而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研究专家约斯特·朔肯布勒克则指出,博物馆商品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为消费者渴望与本国历史建立联系。文化创意产品以经济实惠的方式,让消费者与珍贵藏品产生共鸣,从而激发了购买欲望。

这股热潮不仅促进了博物馆商品的销售,还带动了从产品设计到制造、零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商品业务就创造了近2万个就业岗位,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东部城市济南,设计师皮奇·徐也抓住了这一机遇。她的设计作品以国内不同城市的地标建筑为灵感,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她现在经营着自己的工作室,并聘请了三位设计师。每月可观的收入让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然而,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及知识产权委员会主席王象志提醒道,博物馆商品产业虽然前景广阔,但仍需警惕“同质化风险”。他建议博物馆通过打造个性化互动体验来避免这一问题,如允许游客设计并制作个性化商品。这一观点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

随着消费者对博物馆商品需求的持续增长,各大文化场馆正积极探索创新之路,以期在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