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2日晚间,广汽集团举办了一场以安全为核心主题的2025广汽科技日活动。广汽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冯兴亚在活动中指出,尽管智能驾驶已成为汽车行业热议的话题,消费者对智能出行的期待日益高涨,但安全始终是智能驾驶发展的基石。他强调,虽然用户体验可以由用户定义,但安全标准必须由车企严格把控。
当前,中国汽车行业正加速迈向智能化时代。数据显示,L2级智能驾驶新车在市场中的渗透率已接近60%,并预计在2030年,L2及以上级别智能驾驶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90%。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驾驶正从L2级智能辅助驾驶向L3级乃至L4级自动驾驶迈进。
广汽集团作为获得国家首批L3准入试点资格的七家乘用车企业之一,正积极布局L3级自动驾驶技术。冯兴亚表示,从L2级到L3级的跨越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升级,更是从人机共驾到系统主导的责任交接,这要求车企对安全性能进行更为严格和全面的把控。
在此次科技日上,广汽集团首次公布了“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这一体系是一套覆盖从停车场到高速路、从人工驾驶到智能驾驶的全场景安全防护体系,由L3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智能底盘技术、主被动融合安全技术以及电池安全技术四大核心部分组成。该体系的推出,彰显了广汽在智能驾驶安全领域的全面布局和深厚实力。
在智能驾驶安全方面,广汽L3自动驾驶系统的故障触发率被严格控制在1FIT(即每10亿小时失效1次)以内,这一标准远超航空级安全水平。同时,广汽还为定位、感知、计算等八大关键系统设置了双系统冗余,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切换至备份系统,并通过多层级芯片监控进一步保障安全。
为了降低自动紧急制动(AEB)功能的误触发率,广汽工程师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将误触发率降低到了每100万公里仅触发1次,远超行业主流标准。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广汽对3000多个场景的深入验证和对工程师团队的严格要求。
除了智能驾驶安全外,广汽还在智能底盘安全和电池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广汽将感知技术、控制算法和动力系统与智能底盘控制相融合,推出了具有主动稳向功能的鹰爪系统2.0(ASTC)。该系统能在车辆通过复杂路面时迅速修正车身姿态,确保行车安全。同时,广汽还搭载了全栈融合感知系统和主动安全技术,通过雷达和摄像头提前识别风险,全方位保护乘员安全。
在电池安全方面,广汽掌握了从电芯、电池包到整车集成的全产业链技术。通过高本征安全电芯设计和电池包速冷技术,广汽实现了电芯的高安全性能和高效热管理。广汽自主研发的弹匣电池被动防护技术也为电池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构建安全可控的核心零部件供应链生态,广汽与多家企业联合开发了12款车规级芯片,应用场景涵盖电源管理、底盘、集成安全等多个领域。这些芯片的推出,将进一步提升广汽车型的安全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广汽表示,每一款新车型在上市前都会经过500多名工程师长达1000多个日夜的反复验证和测试,等效测试里程超过1300万公里。这种对安全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广汽作为车企的责任感和担当。
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广汽此次将安全作为科技日的主题,不仅是对消费者需求的积极回应,也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广汽认为,安全不仅是车企的一项配置,更是必须坚守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