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海淀区学清路上的物美超市迎来了闭店调改,内部装修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据物美内部员工透露,此次调改后的员工规模将达到200余人,且年龄要求限定在35岁以下,不符合条件的老员工将被重新分配至附近的物美门店。为了尽快招募新员工,北京其他区域的物美人力部门也在全力支援此次招聘工作。
物美此番调改并非孤例,近年来,包括永辉、步步高、中百集团在内的多家知名上市企业,纷纷向位于河南许昌的网红超市胖东来学习,进行门店调改。胖东来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优质的服务,在行业内树立了标杆。
永辉超市自去年开始,已有41家门店完成了胖东来式的调改,今年初又宣布了首批20家门店的调改计划。永辉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胖东来调改店的员工利润分红已超过1000万元,部分门店一线员工的最低收入也已超过8000元。这一系列的调改措施,不仅提升了员工待遇,也带来了销量的显著提升。
在北京石景山区的喜隆多商场,永辉首家学习胖东来的调改门店已经亮相。然而,尽管该门店打出了“做北京最幸福超市”的口号,但胖东来的网红自营产品却并不多,仅有三排货架陈列了包括果汁、食用油、毛巾等在内的自营产品,以及一块专门展示胖东来生命哲学的区域。
自去年9月起,胖东来调改商超的模式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胖东来团队直接帮扶,转变为由商超自行派团队前往胖东来学习后自主调改。目前,永辉在北京已有两家胖东来调改门店,加上即将调改的房山区、大兴区两家门店,以及物美的首家调改店,北京即将迎来五家“胖东来”式超市。
这些调改门店在策略上基本一致,包括提升员工薪资、缩短工时等福利措施,以及优化商品货架、拓宽卖场通道等。以商品结构为例,永辉首家调改店下架了79%的单品,重新规划后的商品结构相似度达到胖东来商品结构的90%以上。同时,烘焙区、熟食区等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只售卖当日生产的产品,并引入了胖东来同款产品的北京当地生产商。
然而,调改并非一帆风顺。一位永辉调改店员工透露,由于门店翻新、员工薪酬提升以及商品结构重新调整等因素,单店投入成本高达上千万元。调改后的门店工作量显著增加,对员工的要求也更高。虽然员工薪资有所提升,但在一线城市中并不算突出,与胖东来在许昌的高薪相比仍有差距。
在永辉调改店内,随处可见胖东来式的“爱与自由”企业信仰。各种“幸福超市”、“让员工幸福”、“让顾客幸福”的标语悬挂在不同区域。然而,对于基层员工而言,调改带来的不仅仅是销量的提升和年轻消费群体的增加,还有更加严苛的考核和更高的工作压力。
一位永辉调改店员工表示,超市加强了“五色卡”考核,包括企业文化、员工仪态、商品标签、商品试吃等在内的细分类目都被纳入考核范围。员工若不合格会被扣相应分数,影响奖金发放。这使得员工们在工作中更加小心翼翼,生怕出错。
尽管如此,这些商超巨头依然将胖东来视为“救命稻草”。在连续亏损和业绩下滑的背景下,它们希望通过学习胖东来的经营模式来实现逆袭。然而,胖东来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其背后是长期积累的服务理念和企业文化。对于这些学徒而言,如何真正理解和践行胖东来的精神,将是决定其调改成功与否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调改的深入进行,一些顾客也开始对永辉等商超的自营产品产生不满。他们认为,永辉推出的自营产品与胖东来的相似度过高,甚至产生了混淆。这使得一些顾客对永辉的自营产品产生了质疑和不满。
对于这些商超而言,胖东来的调改经验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然而,如何将其真正转化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将是它们面临的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