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保险资金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动作频频,其中“寿险一哥”中国人寿亦不甘示弱,积极参与地产领域的投资活动。
据悉,中国人寿携手北京首景投资有限公司、财信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计划共同成立一家名为北京平准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企业。该企业旨在通过集合多方资金,重点投资于基础设施公募REITs领域,认缴出资总额高达52.37亿元。其中,中国人寿出资35亿元,占比超过六成,彰显其在本次投资中的主导地位。
此次合作不仅涉及中国人寿等传统保险巨头,还牵引出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市场猜测,该基金可能用于理想汽车产业园一期项目的资产证券化,或助力其拓展充电业务。然而,截至发稿,理想汽车方面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首景投资与理想汽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景投资原名北京首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背后实控人为首钢基金。首钢基金曾因成功投资理想汽车而声名鹊起,并在理想汽车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此次中国人寿与首景投资的联手,无疑为市场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间。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历史可谓悠久。早在2009年,中国人寿便入股远洋集团,布局养老地产和商业地产。然而,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下行,远洋集团面临流动性压力,中国人寿也不得不面对巨额的资产减值。尽管如此,中国人寿并未放弃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反而形成了新的房地产投资模式,通过国寿投资及其下属公司,实现了不动产私募股权、资产证券化投资、商业资产运营管理等完整的“投融管退”链条。
在当前经济增长放缓、信用债风险增加的背景下,保险资金面临着“资产荒”的困境。因此,包括中国人寿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纷纷加大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力度,寻找优质的底层资产。例如,新华保险近期大手笔买入万达广场资产,中邮保险也积极签约上海博华广场不动产专项基金投资协议。
不仅是保险公司,其他机构也在积极布局房地产市场。太盟投资集团筹集了规模达40亿美元的基金,用于投资亚太地区房地产市场。同时,国家开发大学、电节能风电等也在买入商办写字楼。这些机构的动作进一步证明了当前房地产市场抄底时机的到来。
据戴德梁行发布的2024年度市场报告显示,尽管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但大宗交易市场热度依然不减。2024年内地大宗市场成交额保持在2200亿元左右,成交宗数更是同比增长23.3%。市场呈现出以小额成交为主的特点,办公/研发办公成为主流交易业务,商业零售和长租公寓也受到机构投资人的追捧。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保险资金和其他机构正积极寻找优质的房地产资产进行投资。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的动作无疑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预示着房地产市场抄底时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