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注意到,从2025年至2029年,连续五年间,我们将迎来一个没有“年三十”的春节?这意味着,腊月二十九之后,便将直接迈入大年初一。那么,这些年的“年三十”究竟去了哪里?这是否会影响我们过年的传统习俗呢?让我们听听专家的解读。
据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腊月是农历十二月的别称,而农历则是我国传统的历法体系。它依据月球绕地球的运行周期,并参考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周期而制定,因此被视作一种阴阳合历。
农历月份的确立,主要基于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在现代天文学中,我们已经能够利用月亮和太阳的高精度位置模型,精确计算出整个月相的变化周期,大约为29.5306天,这一周期被定义为“朔望月”。
由于农历月份的天数需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为小月(29天),有时为大月(30天)。而且,大小月的出现并非严格按照一大一小或一小一大的规律排列,也可能出现连续几个大月或连续几个小月的情况,这需要通过精确的天文计算来确定。
当腊月恰逢小月时,便只有29天,因此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年三十”(即大年三十)。杨婧指出,这种“年三十”缺席的情况并不罕见,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甚至有可能连续几年都未出现。
然而,由于“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略长于29.5天,因此每年大月出现的次数通常会多于小月。这也意味着,拥有“年三十”的农历年份要比没有“年三十”的年份多。据统计,在未来的26年里,即有“年三十”的年份将达到14次。
那么,没有了“年三十”,过年是否会失去其传统的韵味呢?对此,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表示:“并不会这样。岁末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们习惯称之为‘除夕’。除夕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更是辞旧迎新的重要日子。无论腊月是29天还是30天,它都是农历年的尾声,其团圆和辞旧的意义依然深厚,且已经深入人心。因此,这并不会影响除夕的存在,也不会削弱人们过年的热情。”
由此可见,未来五年没有“年三十”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公众对此不必过于惊讶或担忧,因为无论日期如何变化,过年的传统习俗和节日氛围都将依旧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