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咖啡连锁品牌库迪的一系列动作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其店中店模式的迅速铺开与突然暂停招商,更是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
库迪咖啡自去年成立以来,便以迅猛的速度扩张,短短两年内便在全球开出了上万家门店。然而,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其店中店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库迪迅速扩大了品牌影响力,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所谓店中店,即库迪咖啡将其咖啡设备和产品嵌入到其他品牌的门店中,如沙县小吃、大药房、华莱士等,形成一种寄生关系。这种模式的初衷是为了降低开店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对于库迪的品牌形象来说,店中店模式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些消费者认为,将高端咖啡品牌嵌入到便利店或快餐店中,会降低其品牌形象。尤其是在库迪签约知名艺人王一博作为形象代言人后,这种品牌形象上的冲突更为明显。
其次,店中店模式对于已经投资了库迪标准店的加盟商来说,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公平。标准店的加盟费用相对较高,包括加盟费、保证金、设计费、装修费以及设备费等。然而,店中店的投入却相对较低,这导致一些标准店加盟商在业绩上受到冲击,心理上也产生了不平衡。
店中店在实际运营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管理上的难题。例如,卫生环境、操作专业性等方面都存在质疑。一些便利店的工作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素质,难以保证咖啡的品质和口感。同时,店中店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能否通过核查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消费者投诉和举报,进一步影响库迪的品牌形象。
尽管存在诸多争议,但库迪咖啡在店中店模式上的尝试并未停止。今年5月,库迪正式推出便捷店模式,通过租赁设备和柜体的方式,降低联营商的前期投入。这一模式迅速得到了市场的响应,库迪的门店数量在短时间内大幅增长。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过了几个月,库迪便宣布暂停便捷店模式的招商。官方解释称,这是为了优化现有便捷店的管理,让未来的计划更好推进。但实际上,这一决定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多的考量。
一方面,库迪可能意识到店中店模式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需要停下来进行自我优化和调整。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库迪也需要重新审视其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
事实上,库迪并不是第一个尝试店中店模式的咖啡品牌。在此之前,挪瓦咖啡和麦当劳的麦咖啡都曾有过类似的尝试。然而,这些品牌最终都选择了转变策略,加大投入独立门店的比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店中店模式的局限性和挑战。
如今,库迪咖啡已经意识到蒙眼狂奔的时代一去不返。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必须注重精细化运营和品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库迪来说,店中店模式虽然带来了一定的争议和挑战,但也为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未来,库迪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合作伙伴和拓展方式,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