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科技领域在追求精准与精确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导航精度到计时精度,从探测精度到施工精度,中国科技工作者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9月19日,随着第59颗和第60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宣告收官。历经30年的不懈奋斗,北斗系统已成为“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这两颗“收官星”的加入,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北斗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导航精度,还使北斗的定位精度达到了厘米级,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抢险救灾、农业生产、重大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
为了保持和提升导航性能,北斗三号采取了多项创新措施。其中,建立星间链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手段之一。通过卫星之间的通信和测量,星间链路技术能够自主定轨、时钟同步和协同工作,从而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新入轨的两颗北斗卫星搭载了新型星间链路终端,为北斗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规模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计时精度方面,中国也取得了重大突破。9月30日,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敦煌长波授时台宣布建成并成功试播。这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波授时是目前最为可靠的地基授时手段,通过增建敦煌、库尔勒和那曲三个长波授时台,中国实现了长波授时信号全国土覆盖。授时精度从毫秒级提高到了百皮秒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探测精度方面,中国科学家同样表现出色。11月14日,中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颗卫星能够全天时、全天候获取全球海洋盐度准确数据信息,填补了中国星载海洋盐度探测的空白。为了实现精准探测,卫星研制团队配备了高精尖载荷,包括综合孔径辐射计和主被动探测仪,能够准确捕捉并提取海水辐射亮温。
在微观世界的精准探测领域,中国科学家也取得了新成就。位于广东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成功建设了两台谱仪设备——高分辨中子衍射仪和高压中子衍射仪。这意味着中国散裂中子源的8台合作谱仪建设已基本完成,将显著增强多学科研究能力。散裂中子源被誉为“超级显微镜”,能够深入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为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在工程施工精度方面,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令人瞩目。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的施工精度达到了毫米级。这座总长2890米、主桥跨径1420米的大桥,在距离水面620多米的高空进行钢桁梁吊装,最终误差被控制在毫米级内。为了掌握风的“动向”,抓住施工最佳时间窗口,施工方在相应位置布设了激光雷达风控系统,并通过风洞实验进行仿真模拟。施工方还引入了北斗系统,对基准索股进行24小时连续动态采样,提高缆索架设精度。
在轨道交通领域,中国也展现了高超的施工精度。12月20日,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段施工现场,一座120米跨度的桥梁上部结构在转体动力系统牵引下完成72度转身,顺利跨越大秦铁路。为了减少对大秦铁路运输的影响,施工方采用了“先建后转”的方法,并在桥墩下方安装了一套球铰转盘,以钢绞线和千斤顶推动桥墩旋转。通过精密仪器测试采集关键数据,并通过全站仪和视频监控对整个转体过程进行持续监测,确保了转体的精确就位。
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进步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科技将在更多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