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时代:CEO聚焦业务难题,CIO借力中后台变身业务合伙人

   时间:2025-11-07 21:20:5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AI的价值,在于帮CEO解决业务难题,而非让CIO陷入技术细节的泥潭。”在近日举办的“数智2026”蓝凌用户大会上,蓝凌董事长杨健伟的这句话引发了广泛关注。他直言,当前许多AI项目看似热闹,实则未能真正触达企业核心需求,CEO与CIO之间的价值错位问题亟待解决。

杨健伟指出,CEO对AI的焦虑集中在三点:看不清落地路径、算不清投入产出比、用不起高昂的人才与算力。他们需要的是能直接带来业务结果的解决方案,而非技术层面的“炫技”。而CIO则面临另一重困境——历史系统林立导致数据割裂,技术栈混乱难以统一管理,核心数据被无序使用带来风险失控。这种“AI失效、失控”的后果,最终往往由CIO承担。

针对这一矛盾,蓝凌在大会上提出了一套“协作SOP”,试图为CEO与CIO的关系重构提供路径。其核心是构建“价值新三角”:CEO聚焦业务问题,CIO通过治理中后台将问题转化为数字员工能力,AI平台提供技术支撑。杨健伟强调,CIO必须从技术采购员升级为CEO的“业务合伙人”,用业务语言沟通AI价值。

如何让AI真正解决业务问题?杨健伟给出了“三步推导法”:第一步,锁定老板最关心的战略目标(如增收、提效或创新);第二步,定位关键组织与岗位;第三步,用智能体赋能岗位人员成为“超级个体”。他以某食品企业为例:该企业CIO未选择采购CRM或OA系统,而是针对“与面包店共创面包”的核心需求,为营销经理开发了拜访路线规划、话术生成等智能体,为研发经理提供了需求提炼、配方匹配等工具。最终,AI帮助企业提升了20%的业绩,CIO的角色从成本中心转变为价值创造者。

面对AI碎片化挑战,蓝凌推出了“AI三件套”——数智化空间、智能体中台与知识湖仓,直指场景、技术与知识三大碎片化痛点。数智化空间打破多系统切换的困境,将AI嵌入员工工作台,以卡片形态(如日程、客户档案)提供无缝体验。某500强企业通过该空间重构开店流程,跨6个系统、26个审批节点的操作时间缩短了40%。

智能体中台则解决技术栈混乱问题,通过整合各大平台开发的智能体,让CIO从“工具采购员”变为“调度中心管理员”。知识湖仓的“4-4-2”阵型模型(2分大模型能力、4分工具集、4分数据质量)进一步明确了CIO的治理价值。蓝凌副总裁刘向华指出,AI行业高估了大模型的前锋作用,却低估了工具集与数据质量的中后台支撑力。知识湖仓提供的专业工具,让CIO能够干预切片结果、调整向量参数,真正成为企业AI的“守门人”。

中交信科的实践为这一理论提供了鲜活案例。该企业财务共享中心需审核海外票据,传统方式耗时3小时且仅能抽查10%。CIO通过三步改造:第一步,构建28国小语种翻译模型与108项合规规则库;第二步,将AI与RPA、OCR工具融入流程;第三步,交付数字员工。最终,单张票据审核时间缩短至10分钟,实现100%合规检查,节省1.5个人力。CIO的角色也从支撑部门升级为业务引领者,向CEO展示了“10名实体员工+1000名数字员工”的未来组织形态。

杨健伟总结,AI时代,CEO应停止询问系统稳定性,转而关注AI能解决哪些业务问题;CIO则需摆脱“救火队”角色,用强大的中后台武装自己,成为老板不可或缺的“业务合伙人”。这场价值重构,正在重新定义企业数字化的未来。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